十二月號的台灣「經理人月刊」,做了將近一整本的彼得‧杜拉克懷念特輯,讓我有機會重新咀嚼杜拉克許多經典的管理智慧,在意猶未盡之餘,我重新翻閱「創新與創業精神」這本大師二十年前的經典寫作,想不到竟然發覺我十幾年前第一次閱讀時,竟然似乎完全沒有讀懂,而這一次重讀,才有機會將「創新」這件事融會貫通。我回想起二十幾年前,剛當新聞記者時的經驗,我們是新記者的第一代,當時的同事都是五十多歲的老記者,而所有的經濟記者,都習慣在下午齊聚某一採訪單位,下棋,聊天,拿新聞稿,甚至交換新聞,記者間是一個新聞同盟,大家同舟共濟,一團和氣,幾乎完全沒有新聞競爭。

可是,我們這些新記者,進不了老記者的同盟,只好各自自己跑新聞,也就沒有交換新聞這回事,結果是幾則獨家新聞發表之後,所有的老記者都受到責難,「交換新聞同盟」也就破壞不存在了,也開啟近二十年來慘烈的新聞競爭,當然也推動了台灣社會的開放與民主。

回想這些往事,是我真正體會到彼得‧杜拉克所說的「創新」,當時我們新記者所做的事,就是「平衡的破壞」,也就是工作方法的創新。當我們的方法改變了之後,新聞內容的品質跟著改變了,媒體之間的競爭環境也跟著改變,最後台灣整個社會也進步改變。

只是新記者所做的事,並不完全是有意識的作為,他們並非特別有理想,想改變新聞品質,一位老朋友回憶當時的情景,他自承他本來也想加入老記者「交換新聞同盟」,只是老記者們並不想和「毛頭小子」往來,新記者進不去,只好自己來。這不就是杜拉克所說的「意料之外的事件」,這是啟動創新的七個來源的第一則,新記者無意中啟動了台灣新聞界最重要的一次創新行動。

重讀杜拉克的書,我也真正體會到熊彼得的名言:「創造性破壞」會啟動新的經濟景氣循環的真正意義。過去我無法理解為什麼「破壞」會帶來進步,無法理解既為破壞,又如何有「創造性」。而現在我懂了,根本不要去管什麼「創造性破壞」這種奇怪的文辭,只要「打破均衡」,市場結構就會改變,為了生存,每一家公司都只好尋求進步,帶動「創新」,因此「打破均衡,就是創新」。

任何市場,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、適應之後,最後會進入穩定的平衡狀況,這時候所有的競爭者相安無事,各自守住既有的市場佔有率。如果沒有新競爭者進入,如果產品形式、技術、科技沒有新的創新,那就是一個平衡的市場,沒有改變、沒有進步,進入該行業的經濟景氣循環。

不過,如果有競爭者態度積極,嘗試改變(這就是創新精神),那麼必然引發新的競爭,競爭就會進步,這就是破壞均衡,但自利利人引發行業革命,故曰:「創造性破壞」。這正是創新之源,因而熊彼得所言,與杜拉克所言,有異曲同工之妙,皆曰改變,皆曰突破,不論是科技還是態度,都是創新,都是企業經營者必修之課。

就個人而言,創新更無華麗,有學問的語彙,任何打破現狀、打破平衡,嘗試改變,以獲得不同的結果,都是創新的可能來源。改變可能沒有結果,也可能徒勞無功,更可能做錯,還使你受到傷害。但是不改變絕對不會有更好的結果,而且日子久了,可能連現狀都保不住,因此拒絕改變,就是拒絕創新,就是拒絕進步,只會變壞,不會更好。

重讀杜拉克的書,卻發現創新原來是這麼簡單,沉迷在舒適圈中不能改變,迷戀過去的成功不願改變,害怕變壞不敢改變,都是創新的敵人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