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闆與主管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合適扮演,就算合適,也隨時可能形勢逆轉,由稱職變成不稱職,由英明變成昏庸。戒慎恐懼,隨時檢討,因應改變,是領導者持盈保泰的不二法門。


每天坐在電視機前,看著光怪陸離的電視新聞,經常會為一些畫面感到渾身不自在。記得有一次電視訪問一位女律師,長得奇形怪樣,臉上還有一塊黑斑極其明顯,再加上服裝宛如菜籃族,弄得我急忙轉台。


電視台的男女主播們通常都是俊男美女,社會上也以討論這些花瓶女主播們的花邊新聞為樂,初時對此現象頗不以為然,新聞當然有專業,外型只是「猜其餘事」,怎麼會變成如此偏執呢?


每次看到藝人們無所不用其極的形象包裝,注意每一個細節,打扮得花枝招展,以吸引社會大眾的眼光。剛開始我也覺得誇張,不能認同,可是後來也就漸漸習慣了。反而是見到一些剛出道的藝人,如果外貌條件不足,而本身又不知包裝,我就會替他們難過,覺得這是在污染大眾的眼睛。


這些經驗,最後我得到一個結論:影視娛樂,講究聲光效果、視覺享受,美貌就是他們的專業,因此醜人莫進,否則就會落到「人醜無罪,嚇人有罪」的批評。那位律師如果對自己的外貌有自知之明,他應該只接受電話訪問,用知識與想法和大眾接觸,而不要把自己的弱點暴露在鎂光燈前。




能力不足,誤人誤己!




不幸的是,大多數人都缺乏自知之明,常常把自己陷入「人醜無罪,嚇人有罪」的困境中。這個醜字,指的不只是外表,指的是每一項工作的專業,指的是所有自己的短處。


每個人皆有所短,也有所長,「用己之長,避己之短」,本是常理,只不過大多數人也經常高估自己,錯估環境,而使自己落得「人醜無罪,嚇人有罪」的惡名。


創辦《商業周刊》的初期,我就陷在「人醜無罪,嚇人有罪」的情境。我是一個好記者,也就此一廂情願的辦雜誌,覺得那只是一線之隔、一步之遙,我可錯多了。


會寫新聞的記者,與創業者、管理者、領導者可是差多了。創辦《商業周刊》,我變成了創業者,偏偏我是浪漫不會算計生意的人;變成領導者,偏偏我不知用人、馭人、組合團隊;變成管理者,我卻又單純的以己度人,認為每一個工作者都會自我管理,不需要老闆嘮叨,因為我是那個討厭老闆煩我的人。結果當然是很悲慘,虧損累累、痛苦不堪(商周現在如日中天,好到不行,可能是因為我不在那工作!),我犯的最大過錯,就是錯估了自己的外貌(能力),不知道躲在家裡,卻跑到外面嚇人!


「人醜無罪,嚇人有罪」的道理,用於我在《商業周刊》創辦經驗中,應該可以改成「無能無罪,誤員工有罪」或者「不會賺錢無罪,虧股東錢有罪」,再或者是不會管人、不想管人、不喜歡管人無罪,卻要當管理者,弄到組織混亂,好壞不分,劣幣驅逐良幣,績效不彰,把每個人都變成笨蛋,罪過就大了。


身為老闆、主管、領導者、管理者,每天都要反問自己,是不是那個不知自己形狀醜陋,卻又擠到舞台核心,來驚嚇觀眾、污染大眾視覺的人。


如果你是老闆,賠的是自己的錢,一切苦果自負,你的罪或許小一些,但耽誤員工前程,終歸還是有罪。


如果你是被動被任命的主管,雖然上台無罪、被放錯位子你無罪,可是績效不彰,下台的苦果可要負責。尤其如果你又是那個戀棧職位,賴著不走,像大多數台灣政治人物一樣的人,就更令人厭惡了。




事先準確估計,上台後謙虛自省




要避免「人醜無罪,嚇人有罪」之譏,最重要的就是事前對自己能力準確的估計,與對當主管與老闆所需能力的理解,以避免自己被揠苗助長,以致進退不得。


大多數人羨慕老闆(主管)的權威、風光,也期待升官、功成名就,但忽略了背後可能是無盡的壓力、不可負擔的責任以及每天做不完的工作。如果沒準備好,如果沒有足夠的能力,千萬別出來嚇人、誤人,最後害己害人。


事先準確估計,是讓自己避免不該上台而上台的困境。而上台後的謙虛與自省,則更重要!


或許應該這樣說,全能的好老闆、好主管鳳毛麟角,難以企及,大多數主管只要擁有「一時一刻之美」也就不易了,因此有機會出頭,就該勇於嘗試,不要錯過機會。而做了之後,你也有機會逐漸補強,從不會到會,最後也能稱職,甚至有更傑出的表現。因此上台的問題小,上台後的問題大。而大多數老闆們「醜人,又嚇人」的罪過也是在上台後才逐漸顯露無遺。


員工的眼睛是雪亮的,不需要太長的時間,大家都會知道你是個笨老闆,又無知又無能。而全辦公室只有你一個人不知道。


並非員工聰明,而是員工用結果衡量:績效好,老闆就不笨;績效不好,老闆就笨,道理就這麼簡單。而你如果是個笨老闆,你又為什麼不知道自己笨?因為你把責任推給公司、推給組織、推給那些「笨員工」,一廂情願的認為自己不笨,這就是缺乏自省,不幸的是大多數的主管,都指責別人,而不知反省自己。




無法與時俱進,找機會優雅下台




另一種醜陋又嚇人的老闆出現在成功之後,上任時的謙虛、學習、自省讓他成功,成功之後,當時空變換、環境改變,如果這個成功的老闆迷戀過去,不知與時俱進,就會醜態畢露。就像許多藝人年華老去,又不知急流勇退,令人替他難過。


沒有人能永遠英明,過去的成功不保證未來能繼續,戒慎恐懼,隨時檢討,因應改變,是領導者持盈保泰的不二法門。因此企業經營者最大的問題不在上台,而在下台,一旦自己跟不上時代,無法因應環境變化,不能持續過去的豐功偉業,就該知道自己年華已逝、青春不在,瀕臨「醜人」之境,找機會以優雅的姿勢下台,應是最佳選擇。


在現代企業經營之中,老闆、領導者、主管都是企業經營舞台中的核心人物,他們是明星,集中眼球的焦點;他們也是關鍵變數,決定企業經營的成敗;他們更須擁有複雜的專業,要善盡各種角色;他們也要有過人的決斷與毅力,忍人所不能忍、為人所不能為。多少人為你工作,多少人仰望你的指引與提攜,還有無數家庭期待你帶給他們幸福與安定。


嚴格來說,老闆與主管是資本主義世界中的關鍵角色,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合適扮演;就算合適,也只是一時一地的合適,隨時都可能形勢逆轉,由稱職變成不稱職,由英明變成昏庸,這是老闆與主管光鮮外表後血淋淋的真相。


我適合當主管嗎?這個問題不只是每一個工作者在上台前必須審慎思考的問題,更是上台後要持續思考的問題,尤其在短暫的成功之後,更要小心。


「人醜無罪,嚇人有罪」,是表演舞台的真相;「無能無罪,當主管害人、誤人有罪」,更是組織團隊營運的現實。只是主管的無能,如果能不用自反、自省克服,最後通常只能像李後主一樣:「最是倉皇辭廟日,揮淚對宮娥」,以悲劇收場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6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