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四廠興建遲遲無法完工商轉,雖尚未發生任何災變,但以它興建過程中的波折,不斷的追加預算、再加上安全上的疑慮,對台灣人民而言,說核四是「災難」絕不為過。

  核四為何從一項國家的重大建設,變成「災難」?這要從民國八○年代核四重啟建廠時的策略錯誤開始。核四廠放棄了核一、二、三廠的委外統包建廠方式,採以分別發包,由台電自主興建,這是一項高難度的考驗,也是核四廠災難的開始。

  由於核四廠興建,距核一、二、三廠已近廿年,當年有建廠經驗的工程人員多已退休,因此核四廠是在核電專案人員不足下興建,而且沒有國外總顧問的監督、指導,施工過程中的安全監控,離核電廠的標準甚遠,這是核四廠不斷傳出各種錯誤的原因。

  核四的第二項災難是石威公司的搶標,當核四對外開設計顧問標時,石威公司以不可思議的低價搶標,開標結果令所有核能業界大為吃驚!當時即有人預測石威勢必賠錢,又怎可能努力協助台電做好設計?但台電仍然以最低標選擇了石威當設計總顧問。

  果不其然,在興建過程中,石威精打細算,試圖用最少的投入完成任務,不時與台電發生爭執。最後終於走上對簿公堂的地步。

  這一些專業技術,施工磨合上的困難,以台電人鍥而不捨、全力投入的優良傳統,如果沒有外力的干擾,核四廠或許還可如期完成,但接下來的政治風暴,就使核四進入萬劫不復之地。

  民國八十九年,陳水扁驟然宣布核四停建,震驚了台灣人,也解救了石威公司,更打亂了原已十分艱鉅的核四建廠。

  因為停建,承包商索賠、替換、改組,石威公司也得以重新議約。核電廠建廠過程中的安全監控,徹底斷鏈。

  許多已經建造完成的設備,台電只好運回龍門工地,另建倉庫暫存。一放十年,新貨變舊貨,承包商解約走人,或不堪折騰倒閉,台電內部團隊也退休離職,核四已面目全非。

  經過這些波折之後,核四廠就變成不斷追加預算、不斷爆出各種錯誤、不斷延後完工,而且充滿了安全疑慮的全民「災難」。

  有一次我應邀到原能會演講,我問蔡春鴻主委,核四如何善了?他告訴我「如不能確保安全,我不會讓核四運轉」,我知道這是沒有答案的標準答案,拖延與燒錢才是真相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