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你覺得該替別人做某件事,而你沒有這樣做,這就是自我背叛。」

我背叛了自己之後,就會開始扭曲自己看世界的方式,以便合理化內心的自我背叛。」

「這種合理化的觀點,扭曲了我看到的事實。」

 於是,當我背叛自己,就掉進了自我欺騙的框框之中。」

「掉進自我欺騙的框框,我就會誇大別人的缺點、誇大自己的優點、誇大自我合理化藉口的重要性,然後責怪別人……。」

週五帶了一本書回家,幾乎一天就看完,這是很簡單的故事與對話,說的是人生與職場中最淺顯的道理,英文原書名是《Leadership and Self-Deception》(領導與自我欺騙),前述的劇情就是一個人如何從自我背叛開始,經過一連串轉化過程,最後進入自我欺騙、扭曲事實真相,然後責怪環境、抱怨別人,進入人際關係的惡性循環,也使人生與組織面臨災難。

自我背叛可以從夫妻之間的小孩半夜啼哭開始,先生感覺應起來哄小孩,但卻繼續睡沒起來。為了合理化這行為,先生會誇大第二天上班的重要性,覺得太太應該體諒先生的辛苦,而如果太太也繼續睡,先生就會認為太太不貼心、懶惰,從此看太太不順眼。而太太也不會看先生順眼,從此走上貌合神離之路。

職場中也是如此,當一個人未完成任務時,就會責怪主管的要求不合理,給了太多的工作、嫌同事不配合、抱怨資源不足,而使整個組織進入互相責怪的惡性循環。

那一個人如果要跳出互相責怪的共犯結構,該如何改變這種人際關係的惡性循環呢?

把每一個人當作「人」看,而不是當作「東西」看,徹底檢視自己的行為,真誠的去面對那些曾經被自己背叛的人,重新去關心他們,向他們承認你會改變,嘗試去啟動人際關係的改變。

書中的主角羅屋,就是在徹悟自我背叛的問題之後,他扛了一個梯子到一個離職主管的家中道歉,因為梯子是當初他們引發爭執的導火線,這位離職主管大感意外,雖仍不敢相信羅屋已經改變,可是終於願意坐下來溝通,也回到了羅屋的公司,而成就了一個非常成功的公司。

每一個人都可能陷入自我背叛與自我欺騙,每一個人都應該重新檢視自己的作為,真誠對待其他每一個人吧!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