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晉名相謝安,在未出仕之前曾隱居於東山,後為當朝權臣桓溫之請,出山為司馬,在其出山的過程中,有一則「遠志與小草」的典故,頗值後人參考。

當時有人送桓溫一種名為「遠志」的藥草,桓溫就問謝安:「此藥又名『小草』,為何一藥有兩種稱呼?」謝安還沒回答時,有一名為郝隆的參軍代為回答:「處則為遠志,出則為小草。」意思是,此藥其根名為遠志,而長出來的葉子則名為小草。

謝安聽了這個對話,面露慚愧之色,因為這個故事暗諷謝安出山為官之事。謝安由隱入仕,確實受了許多折磨,不過為官之後,終能成就一番豐功偉績,打敗了苻堅於淝水之戰,成為東晉的名相。

這個遠志與小草的典故,在現代社會中的為人處世之道,頗值得玩味。每個人都應有「處則為遠志,出則為小草」的人生體悟。

現代人不會有隱居之事,每個人都在工作,都會有一個職位以發揮所長。多數人都從默默耕耘、安靜的努力工作開始,而後逐漸累積工作成果,慢慢的成為組織中不可或缺的關鍵人物,從而被組織所重用,不斷升官晉爵,甚至成為組織的領導人,主宰了組織的命運,變成呼風喚雨的人物。

這樣的工作歷程就宛如古人的由隱而仕。隱之時,致力於讀書、修身、養望,雖為閒雲野鶴,但對世事自有看法,這是「處則為遠志」,流露出對未來的高遠志向,一切都在努力積累實力與能力,以待他日機會來臨時,一展長才。

當我們的工作成果被組織所認同,願意委以重任,給我們更大的舞台發揮時,這就是出山為官,而這時候,我們應當有「出則為小草」的體認。

為何一旦得志、得勢,反而要以「小草」自居呢?

因為人生得意之時,難免意氣風發、志得意滿,行事作為得罪人而不自知,不知不覺中開始累積失敗的因子。

而對自己的能力過度自信,也會自以為是,勇於放手一搏,輕忽了事情的危險與困難,最後導致失敗的結果。

因此當人生順境之時,絕不可認為自己是個人物,反而要以「小草」自居,要有謙卑之心、要有退讓之意,順境才能長久延續。

「遠志」與「小草」這都是人生中的重要體悟,蟄伏之時,常有遠志;得意時刻,心中有小草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