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戰國策‧魏策 唐雎說信陵君》

 

信陵君殺晉鄙,救邯鄲,破秦人,存趙國,趙王自郊迎。唐雎謂信陵君曰:「臣聞之曰,事有不可知者,有不可不知者;有不可忘者,有不可不忘者。」信陵君曰:「何謂也?」對曰:「人之憎我也,不可不知也;吾憎人也,不可得而知也。人之有德於我也,不可忘也;吾有德於人也,不可不忘也。今君殺晉鄙,救邯鄲,破秦人,存趙國,此大德也。今趙王自郊迎,卒然見趙王,臣願君之忘之也。」信陵君曰:「無忌謹受教。」

 

這是《戰國策》中,唐雎說教信陵君的故事。對於別人討厭我們,我們一定要事先知道,以自我調整改善,或避免接觸;而對我們所討厭的人,我們應該放在心中,不可說出來讓別人知道,一旦別人知道被我們討厭,他心中一定不舒服,也難免對我們有所成見,這是不可知與不可不知。

 

至於不可忘與不可不忘,那就有更深遠的寓意。人應該飲水思源、知所回報,因此對於別人的幫助,一定要永遠牢記在心,不可或忘。甚至應不只牢記在心,還要找適當的機會回報,如果一時找不到回報的機會,那也不能忘記,時常表示口頭的感謝,因為只要說出口,讓對方知道自己的心意,彼此的意思也就到了。

 

而不可不忘,則有更大的學問。我們對別人的幫忙,有恩於他人,這只是單純的善心與善意,也是最崇高的境界。因此最好的心態是,有恩有德於人,過手即忘,不放在心中,也絕口不提。

 

信陵君破秦人,救邯鄲,存趙國,這是對趙國存大恩,因此趙王出郊遠迎,表示感謝,是理所當然之事。但唐雎勸信陵君,要忘記對趙國之恩,謙虛以對,要雲淡風輕,事過即忘,這是為人處世的最高境界,即有恩於人,不可不忘。

 

反之,若有恩於人,心常念之、嘴上常說,這代表了自己有恩望報之心,不但讓自己的施恩變成有動機的作為,而不是施恩不忘報的單純善行。

 

如果傳到受恩者耳中,這無異「討人情」,而接受恩惠的人欠了人情,卻不知回報,還落得別人來討,顯然是個不懂人情義理之人,一旦這樣,兩人的關係一定變質,不但人情不是人情,還會產生不必要的爭議。

 

人生在世,不是受恩於人,就是有恩於人。

 

受恩於人不可忘,要常存於心、說出於口、回報於行,這才是真正對施恩者的感激。

 

有恩於人,只能埋藏在心靈深處,不可說之於口,若受恩者有感謝之意,也要不居功、謙虛以對,若遇回報,更要委婉拒絕,這才是正確的立身之道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