蘋果日報-170213_A12網路上充斥著大陸賣家.jpg

從去年下半年起,我就開始關心網路線上交易的實況,因為我發覺在社群網站上的廣告,已經多到讓人受不了,所以我也特地選擇一些商品進行了解。我前後買了幾件商品,也讓我發現了一個令人驚訝的事實!

 

我買的第一件商品是一雙鞋,廣告中介紹的非常清楚,內容介面極為流暢,照片也拍得很好,可以確定這個賣家是極幹練的老手,完全能掌握消費者心理,價格也很合適,於是就下訂。等了一個多星期,貨終於到了。實品沒有我想像中精緻,但也勉強可接受,於是我就收下了,但我發覺一個真相:這是大陸貨、是大陸賣家,這是大陸跨海經營的電商。

 

我買的第二個商品就是個悲劇:一千多元,買三條褲子,加送一條皮帶,結果尺寸不符、無法穿,但因是貨到付款,到貨時我人不在,由社區代收,也付了錢。而事後我找不到出貨商,也才警覺這交易完全沒有發票,根本無法退貨,當然也確定是一個大陸電商。

 

為此我發揮了記者的精神,到處詢問網路交易的賣家:現在兩岸已搭起了一條線上交易的捷徑,由大陸的物流廠商與台灣的物流業者,搭起了點對點的交貨模式,而支付寶、銀聯卡則是金流途徑。最後,也最重要的是臉書提供了最有效的行銷管道,只要會操作臉書宣傳,訂單就可以源源不絕!

 

這樣的大陸電商模式,最惡劣就是我遇到的貨到付款模式,連金流的途徑都砍斷了,只透過物流公司取款,而詢問物流公司,又是一問三不知,這種交易模式,他們在台灣不設公司、沒有倉儲,完全由大陸直接交貨,當然不開發票、不退貨、不換貨、不繳稅,這當然是不合理的交易。

 

據了解,從去年開始,大陸電商就學會了臉書的行銷手法,大舉進軍台灣,已經逐漸威脅到本土的電商,也改變了台灣EC的生態。

 

我的關心是:如果連EC這個本土化的交易,大陸電商都可以長驅直入,如入無人之境,台灣還有甚麼能不受大陸影響呢?過去我曾想大陸再怎麼進步、再怎麼厲害,我們只要堅壁清野,經營好台灣市場,至少能保有一席之地,但以電商之例,我們還能做劃海而治的大夢嗎?

 

按照台灣法令,不准大陸公司經營的行業還不少,最明顯的就是網路事業,可是網路事業中大陸公司的影子還少嗎?看看台灣的遊戲產業,近乎半壁江山都是傳說中的大陸廠商,有的是直接用人頭、用白手套以掌握台灣運營。有的是用跨國投資,幾層的母子公司轉投資,就可以避開追查,結果就是視禁令於無物,徹底改變了台灣的產業生態。

 

台灣大陸現在早已主客易勢,大陸大多數領域早已領先台灣,而且其經營規模與台灣更是不可同日而語,現在對本土市場的保護,在某些行業已是當務之急,可是以兩岸的親近、交流,許多障蔽早已被解決,而中國人又一向「上有政策,下有對策」,可以找到各種避開限制的方法,如果我們想隔海峽而活,獨善其身,看起來越來越困難了!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