蘋果日報_170424-A16你有我也有.jpg

政府大手筆地公布了8千多億元的前瞻基礎建設計劃,這其中軌道交通就佔了一半,主要是把錢花在台鐵身上,以及在六都都一視同仁的建設捷運,讓台灣島變成一個到處有捷運,外出好方便的現代化國家。

 

先不談這8千億元的前瞻計劃是否妥適,光是六都都有捷運,就讓人懷疑是不是真正對台灣有益的計劃。其實要檢查這些計劃是否正確,十分容易,只要看看興建完成後的營運狀況,就可以知道興建是否有效率。而現在已有捷運的台北及高雄兩城市的捷運經驗,就可以做為預先的檢查指標。

 

以台北為例,已開通的捷運里程已達130餘公里,已形成十分複雜的轉乘路網,台北市民十分依賴捷運,其每日運量已達每日200餘萬人次。可是這樣良好的運營狀況,台北捷運本身的營運仍然賠錢,還要靠業外的營收,才能有盈餘,如果要把台北捷運變成自償性,需負擔營造成本攤提的營運方式,那勢必只能提高票價,減少公車補貼,及票價打折,那台北市民就再也不能享受CP值這麼高的捷運品質了。

 

再看看高雄,現已開通兩條捷運,日運量約16萬人,連續虧損8年,終於在今年可望轉虧為盈,這當然也是靠業外收入,而其每日運量,也遠低於預估運量。

 

對高雄人的調查,為何不搭捷運,最大的理由是未形成路網,不夠方便,這又顯示出了捷運的另一現實:一條、兩條的捷運起不了作用,要形成路網,才能養成搭乘習慣。

 

以北高兩市捷運的營運狀況來看,台中、桃園、台南如果都要蓋捷運,都會落入運量不足、效益不彰的結果,很難發揮產業關聯效果,而其投入的經費也勢必變成中央及地方政府難以承受的負擔。

 

還有一個不能不考慮的因素,那就是未來台灣人口可能不會增加,還會逐漸減少。當人口變少了,我們還需要這麼多捷運嗎?其實競相蓋捷運,絕對不是來自於需要,而是別人有我為什麼沒有的比較心理,身為六都的地方首長,當看到中央政府提出大手筆的建設計劃時,每一個人都見獵心喜,務必分到一杯羹,絕不可落人後。

 

要不要蓋捷運,有很簡單的試算邏輯,一個城市如果沒有500萬人以上的人口,就不太有蓋捷運的必要性。在台灣,除了台北市、新北市加起來有這個規模以外,似乎要蓋捷運都是一件奇怪的事。

 

對台灣島上的這股捷運風潮,我們只能感嘆政府花錢花錯了地方,選了一個不太好的建設標的,除了讓有心的政治人物、房地產業者找到一個新的炒作房地產的題材外,這是很難讓老百姓有感的建設項目。不過,如果政府真的一定要遍地開花蓋捷運,那我們也要建議,不要每一城市都成立一個捷運公司,這絕對沒有效益,不妨把所有捷運的運營都委託台北捷運公司,讓他徹底發揮綜效,也可以少走一些冤枉路,至少讓一個錯的政策,可以錯少一點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