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輕的時候打橄欖球,可是在二十四歲退伍前代表軍團比賽後,就沒再打球。一直到五十七歲,遇到一群熱愛橄欖球的球友,和他們一起前往日本與球友交流,又重拾起我對橄欖球的回憶。

 

這群球友組了一個超過五十歲的橄欖球俱樂部,名為「無惑」,意即不惑之年者的聚會,每週日下午球敘,全年五十二週,風雨無阻,他們熱誠的邀我參加。

 

日本回來後,我帶著重新燃起的興致參加了一、兩次,覺得這是很好的活動,心中暗下決定,要成為無惑的一員。

 

可是參加了一、兩次,新鮮感消失後,每個星期天吃過中飯,我就開始天人交戰:今天還要去嗎?去打一下午球,就要全身痠痛一週,年紀這麼大了,還要這麼辛苦嗎?

 

這真是痛苦的抉擇,每次我都用意志力告訴自己:你是喜歡打橄欖球的,你不是很享受在場上奔馳嗎?既然參加了,就不應該偷懶,無論如何,一定要去!

 

每一週我都歷經掙扎,最後都是意志力獲勝,不知道我的意志力能撐到什麼時候?反正到不起作用時再說吧!

 

可是說也奇怪,這樣與惰性奮戰了半年,之後我忽然察覺,每週日中午吃過飯,我很自然的打包球具、開車到球場,我不再需要掙扎,去打球已經變成習慣。

 

接著,更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,我交代秘書,出差一定要安排在工作日,週日我要打橄欖球,甚至只要有一週不打球,我都會覺得渾身不自在。

 

我已經克服了惰性、養成了打球的習慣,我再也不需要用意志力來管理自己的行為了。

 

這是一個用習慣取代意志力,來養成自律的經典故事。剛開始,我依賴意志力逼迫自己去球場,日子久了,就成為習慣,我的自律也就形成了。

 

每個人都需要自律,逼迫自己去做一些不喜歡做,但又必須一定要做的事。人人好逸惡勞,但又必須認真工作;人人喜歡美食,但又必須控制胃口,以免對健康不利;人人都需要運動,卻又貪圖輕鬆,常一曝十寒;人人都須不斷學習,但又覺得辛苦,大多數人面對這些考驗,都依賴意志力來維持。

 

可是依照心理學家的分析,意志力對人而言是有限資源,是越用越少,像電池一般,一旦用盡,一切就前功盡棄。因此要養成自律,最好的方法是形成習慣,把不喜歡做的事,變成習慣。每多做一次,就離習慣越近,而意志力的作用就少些,最後自律就形成了。

 

先用意志力啟動,接著用習慣接手,這是形成自律的最佳方法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