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餐會中來了一位研究股票的老友,聊天時,大多數朋友都要他分析股票。只見他面有難色,但還是只能勉為其難。

 

這位老友從美國的經濟分析到日本的日幣貶值、歐債危機、大陸的經濟發展、地方財政危機,當然也兼及重點產業—— 金融、房地產、高科技產業等的趨勢,他真是專家,說得頭頭是道,令我十分折服。

 

可是大多數在座的朋友,對他的分析十分不滿意,因為他始終沒說出大家想要的答案:哪一支股票會漲,哪一支股票可以買。

 

這是典型的「只問結果,不問因果」,大多數人遇到問題,尋求解決,通常直接問結果、問答案,而沒耐性聽道理、聽分析,不重視邏輯推理、不重視因果關係。

 

在過去我不會當主管時,看到部屬的問題,我都是直接給答案、糾正錯誤;而他們遇到困難時,也會習慣來問我的決定、問我的答案,他們把最後的裁量權留給我。可是後來我發覺部屬的成長很慢,甚至是不成長。有時候連重複發生的事,他們都沒學會,還是要等待我的答案。

 

之後,我決定改變做法,我只分析道理,我不給答案,答案要他們自己找,決定要他們自己下,我變成「只分析因果,不給結果」。

 

事件的因果關係,隱含了前提假設邏輯推演,當然最後會得到結論,也可能可以得到正確的抉擇。懂得道理,當事件重複發生,或情境類似,都可以借鏡,聰明者甚至可以舉一反三,觸類旁通。

 

所以了解因果關係、明白道理,是一個人學習成長的要件。每個人都會經一事、長一智。原因就在於要知因果、懂道理。透過事理的分析,就可以找到正確的答案。

所以問因果比問結果重要。直接問結果,雖然簡單快速,可以立即去做,解決困難。但通常是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」,能力不會增加,只是變成一個單純的執行者,是工作機器,永遠只是個生產力不大的基層人員。

 

只不過人類的惰性,讓大多數人都習慣只問結果,沒耐性學道理、聽分析、問因果。

 

長期的工作訓練,讓我早已習慣找原因、找道理,自己找答案。而遇到專家、智者,這更是排難解惑的機會,所有的問題要聚焦在「為什麼?」要不斷的問「為什麼?」而不是在問結果是什麼?學會分析,永遠比找到答案更重要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