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從小被母親溺愛的小孩,最後犯上不可赦的殺人罪,在臨刑前,他要求最後一次擁抱在一旁送別的母親,擁抱的時候,他乘機咬下媽媽的耳朵,痛苦的媽媽不解,疼愛、照顧他一輩子,為何得到這樣的回報?

他回答:「都是你害我,如果我犯小錯時,你就嚴厲教訓我,我就不會一步步越陷越深;可是我每一次犯錯,你安慰我、袒護我,或是幫我逃避、掩飾,讓我有恃無恐,我終於走上死路,我恨你!」

這是一個經典的教養預言,對應了疼愛與溺愛的差別。在職場中,也有類似的劇情,管理者可能陷入溫情與濫情的陷阱中,這種主管是會讓組織陷入災難的「好人」主管。

我的團隊中不乏有這種傾向的主管,這些主管能力都很強,在我的高壓管理下,快速成長的事業部直線主管。可是當他們升上主管後,難免有浪漫的想法,他們不要像我一樣疾言厲色,他們希望自己更體貼部屬,把團隊塑造成溫馨的家庭。對他們這樣的想法我沒意見,我也討厭自己的嚴厲、直接且粗魯。但只有一個前提,他們不能變成前述寓言中那個溺愛兒女的媽媽,不能是「好人」主管與災難主管。

幾年前就曾經發生這樣的事,一個充滿溫情的主管所領導的團隊,在接生意時,竟因疏忽寫錯投標金額,錯失一個絕對會到手的生意,這個單位哭成一團,這位「好人」主管也體貼得和他們哭成一團,不忍責備他們。

問題是這次的災難實在太大,讓「好人」主管的整個部門達不成預算,也影響了考績,當然也才驚動到我。

我的處理很簡單,犯錯的小主管不可逃避,要在主管會上公開道歉,並設法開拓其他業績來完成預算,這位「好人」主管也要明確表態,這是不可原諒的錯誤,所有人不可再犯類似的錯誤,不見得要疾言厲色,但至少要是非分明。

這樣做的目的只有一個,維持團隊的價值觀與紀律,因為有人犯錯可容忍,別人再犯也可能比照辦理,結果是規矩不存、紀律蕩然,組織就瓦解了。

「好人」主管之所以會如此,通常和個性有關,他們多數能力很強,也有正義感且同情弱者,他們擋不住弱者的眼淚,只要有人在他眼前哭,他們的保護之心就油然而生,他們會忍不住一肩扛起所有的事情。

「好人」主管也比較有耐心,部屬有小錯,他們循循善誘,不論重複多少次,他們都願意。久了大家都知道他們是「好人」,做錯了、少做了,沒關係。

「好人」主管讓我十分為難,因為他們真是好人,只是賠上了組織的績效與團隊的未來。對於這種「好人」主管我無法事先防範,只有在發生災難、付出代價之後,才有機會改變他們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