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年輕人,努力工作,忙碌了半輩子,他一直在創業做出版,但一直沒能真正賺到錢(偶而賺一些,但隨即又賠掉),有一天他急著跟我見面,想告訴我他的一個突破性的計畫。我雖然忙,但仍然很樂意給年輕人一點意見、一點鼓勵。見了面,他說,他決定學習某一個成功的同業的做法,一年只出二十本書,但要求本本暢銷,用精準的選書,替代大量的出書,來提高營業高、提高獲利率。他又說,他仔細觀察了這位同業的做法是,大量閱讀國際的書訊及出版消息,並參加國際書展與國際出版業建立良好關係,這樣就能拿到大書、暢銷書。聽完他的想法,我百感交集。

我想起另一個經驗,我投資的一家小公司,虧損連連,我與主事者懇談,想找到原因,好協助他。從頭到尾他一直訴苦,時機不對、競爭者太強、資金不足、員工太笨……,並且告訴我,他已盡全力改變,但不可得。

這兩個故事,對我而言,都有相同的啟發,第一個故事是「對不在方法,對在人」,因此學別人的方法是沒用的,因為人不一樣。第二個故事則事「錯不在方法,錯在人」,因此檢討方法是無效的,因為人根本是錯的。人的不同,決定了事情的成敗。而我們看問題,檢討問題時,往往忽略了人,而着重在方法上。

或許應該說,並不是我們過度強調方法,而忽視人的問題,其實人只有在檢討和自己有關的事情上,才會不自覺的忽視人的問題,因為只要是人有問題,很可能就是自己有問題,而你能面對自己可能是個笨蛋嗎?不太容易!

以第一個故事為例,那一位出版同業的成功,是因為主事者知識淵博、判斷精準、眼光獨到。因為有英明的選書人,才能做對書、選對書、賺到錢。而這位年輕人,只看到方法不同,沒有思考自己是否也具備同樣的能力、同樣的條件。我告訴他,要學習別人成功的經驗,先解讀「人」、學習「人」,把自己變成跟他一樣的人,再學習方法才有用。

第二個故事,懇談完之後,我的結論異常簡單,我根本看錯人、投資錯人,生意沒錯,時機沒錯,方法也沒錯,因為人錯了,所以把一切都弄錯了。不幸的是,他根本不認為自己有錯,因此改方向、改方法、怨資本不足、怨時機不對,甚至把原本對的事都改了,就是自己沒變,當然就越變越錯、越錯越深。

人最不瞭解的就是自己,老是放大自己的優點,忽視自己的缺點,甚至覺得自己沒有錯,一切都是別人的錯、一切都是外部環境的錯、一切都是運氣的錯、一切都是時機的錯。看別人的事,靈台清明,我們很容易指出別人的問題,也很容易判斷別人犯了什麼錯?更容易指出別人的不足、別人的缺失,但我自己?沒有!

面對自己有關的事,正確的檢討或思考模式,應該是「一切都是我的錯」,先假設自己有錯,強行找出自己的錯,經過這樣嚴苛的自我檢視之後,如果自己有錯,你應該會很快找到,也可以進行改進。當然也可能自己沒錯,而經過不斷的反雛自省之後,你更有信心去檢討外部的人或事。

而如果要學習別人的成功經驗,關鍵不在學習方法,而在學習「人」,學習成功者的態度、思維、特質、風度、氣量,這些才是成功的核心,也是方法背後的潛在要素。不要再陷入一般人只會學習方法,本末倒置,以致於複製、學習都不易成功,但卻永遠在追求方法的更新,卻忘記一切要從自己檢視、自我探索開始。

在人的社會中,人才是核心,在自己的生涯中,自己才是關鍵,自己的對錯,決定了一切,不要被表象所迷惑,不要怕面對自己的醜陋,才有機會找到正確的答案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feipengho 的頭像
    feipengho

    何飛鵬:社長的筆記本

    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