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年輕的同事,是一個幹練的工作者,離開我們公司後,成為獨立的自由工作者,在家接各種專案過日子,過得自在逍遙。他回來找我敘舊。談到當年為什麼會離職,他形容那是不堪回首的往事,當時他忙到完全分不開身,可是老闆卻仍不斷丟工作給他,導致他身心俱疲,痛苦不堪,最後不得不辭職,才改變了這一段痛苦的日子。
他的說法讓我十分意外,他是個能幹的工作者,他的老闆為何不知愛惜若此,讓他操勞到最後不得不辭職?而他也很奇怪,既然已經忙不過來了,為何不拒絕老闆新的工作派任呢?
他告訴我,他是不敢拒絕老闆的要求,因為老闆高高在上,他害怕拒絕了得罪了老闆,給老闆留下不好的印象,以後日子不好過,只好不斷的接工作,最後卻走上辭職之路。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一個年輕的創業家問我:企業經營的訣竅就是要找到對的人,讓對的人上車,讓錯的人下車,但什麼人才是對的人?
對這個問題,我是累積了20年的經驗,才找到我自認為接近正確的答案,我最早的回答是:對的人就是能力強的人,做任何事,只要具有那件事的專業能力,能力好的人,就可以把事情做好,那這個人就是對的人,對的人等於能力強的人。
可是後來我進一步發覺,就算是能力強的人,但是如果他的工作意願不高,做起事來不認真,投入度不高,那做事的成果也不會好,所以除了能力強之外,對的人還要加上工作意願高這一個要素。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我輔導的一家新創企業,我每三個月都會和他們開一次檢討會,連續三季我都發覺這家公司財務有一個特色,就是成本費用總是跟著預算走,預算編列多少成本費用,實際執行總是亦步亦趨,超完美達成。可是營收呢?卻總是離預算很遠,永遠都只達成三、四成。整個財報當然很難看,永遠存在鉅額虧損。
我和這位創業者一起檢討,為什麼老是這樣呢?原因很簡單,他編預算時,成本費用想得很清楚,房租、水電是可估算的;用多少人要花多少薪水,也是事先就可以計算的;要做多少事,需要花多少費用,也是八九不離十,可以估算的;要生產多少產品,要多少原料,多少工錢,也是事先就可決定的,因此每季財報,成本費用總是照著預算執行,超完美達成。
可是營收為什麼老是大幅落後呢?因為事前的估計總是比較樂觀,希望能達成一個能消化成本費用的營收,因此總是高估。可是執行下來,生意總是有落差,老是達不成,因為生意並不是事先可以決定的。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最近Netflix執行長Reed Hastings出版的新書︽零規則︾,談到有關差旅費用的規定時,說了一個例子:有一個台灣的員工,經常利用出差時,進行額外的個人奢華旅遊,然後報公帳支出。由於他的主管沒有仔細檢查他的單據,財務部門也未察覺有異,所以這位員工的詭計屢屢得逞。
直到公司察覺有異時,這位台籍員工已經多報了十萬美元的奢華旅遊費用,這位員工當然被開除了,可是公司也損失了金錢。
這是一個有趣的案例,有趣的點之一是竟然善良的台灣人中也會出現如此膽大妄為之人,實在是出人意料之外。有趣之二是竟然會有如此不成熟的主管,對屬下的報銷單據懵然不察,照單全收,置公司最基本的稽核系統於蕩然無存。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我們公司內分成許多BU(business unit),每個BU都有負責任的主管,雖未必都有三頭六臂,但確定每個都是超級戰將級。我非常慶幸有這些能力超強的主管,讓我能夠高枕無憂。我非常感激他們。
在這些主管中,除了少數是天生能力超強的戰將外,大多是我從普通員工一步一步培養起來的,他們的成長,隱含了我帶領團隊的祕密:就是把普通員工當作超級員工。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蓬生麻中,不扶而直;白沙在涅,與之俱黑。」
荀子〈勸學篇〉
荀子〈勸學篇〉有一段文字寫道:南方有一種鳥叫蒙鳩,用羽毛做窩,繫在蘆葦上,風吹就墜落了,鳥蛋全摔了,不是窩沒做好,是不該繫在蘆葦上。西方有種叫射干的植物,只有四吋高,卻能看百里之遙,不是木莖高,而是它長在高山上。蓬草生在麻田中,不扶也挺直;白沙混入黑土,也會變黑。蘭槐的根叫香芷,一旦浸在臭水中,君子都避之不及,不是香芷不香,而是水太臭了。所以君子居住要選擇好的環境,交友要選有德的人,才能防止變壞,成為正直的人。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一位年輕人,高中畢業,沒念大學,直接出來工作已經五年了,他一直在尋找他真正有興趣的工作。
一開始他覺得自己對電影後製很有興趣,所以跑去電腦補習班上了影片後製課程,然後到他叔叔開的動畫後製公司工作,做了一年,但發覺自己並不想一天超過八小時都坐在電腦前,所以決定離開。
其後,他到了一家保養品代理經銷公司上班,做的是業務工作,因為他覺得未來不論做什麼,業務技巧都是很重要的事,但幾年做下來,他還是覺得這不是他喜歡的行業。他覺得很迷惘,來向我請教該怎麼辦?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最近聽到一篇非常精彩的文章。
台灣一家知名糕餅業者,過去一向依賴觀光客購買伴手禮,業績一向長紅。可是今年因為肺炎疫情,國外觀光客幾乎絕跡,導致業績大幅衰退了六成左右。過去中秋節時他們也做月餅販售,每年也大約有四萬盒銷量。
今年中秋節,這家公司的老闆就想靠月餅多做些業績,以平反敗局。事前他就問團隊,今年月餅業績目標要賣多少量啊?團隊沒有信心,報出來的目標也就環繞著四萬盒上下游走,最多的人也不過估到六、七萬盒;這個目標完全不是老闆心中所想的,最後老闆自己喊出一個目標:十二萬盒,這讓所有團隊成員都大吃一驚。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和一位年輕的創業家午餐,談到他最近的營運狀況,他說他們公司的工程師需求,規格開了幾個月,竟然沒有一個人來應徵,長期缺人,只能用現有人力硬撐。
他害怕的是,不只是新的工程師找不到,恐怕原來的工程師也留不住,由於外界的吸引力太大,現有的工程師也蠢蠢欲動。
他做的生意是架設網站,替許多中小企業提供服務,生意不愁,許多公司需要這種服務,只是單價並不好,毛利並不高,昔日因為還過得去,也就勉強做,並沒有設法改變。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我有一個打球的球友,每次打完球聊天時,他常常會懷念他的前任秘書,說起這位秘書如何幹練、如何仔細,是他用過的最佳秘書,只可惜後來因有生涯上的選擇而離職。而他離職時,交代了七十七項應注意事項給新任秘書,我朋友看到七十幾項交代,大為吃驚,原來他的秘書做了這麼多事,這讓他對這位秘書另眼相看。
我不只聽他講過一次這位秘書的事,他真的很懷念且欣賞這位秘書,並且屢次嘗試想把他找回來。
我也有類似經驗,我剛創業不久,公司業務還沒上軌道,當時公司有一位超級業務員,每個月公司的業績,他都要占將近五○%左右,他一個人的成績,幾乎要決定了公司的命運。後來這位超業因故要離職,我十分擔心,深怕他的離職會給公司帶來很大的影響,我並嘗試要留住他。他告訴我不用留了,他是因為選擇未來的生涯,才要離職,否則他是不會離開我們公司的,他很享受在公司的工作。他還向我承諾,他會仔細的交接,讓新接手的人能盡快上路。聽了這話,我才稍微安心,可是心中仍然忐忑。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年輕的創業家最常問我的問題是,「領導者與管理者有什麼不同?」
我的回答是,如果你是管理者,你與被管理者是長官與部屬的關係;而如果你是領導者,你與被領導者之間是尊敬與追隨的關係,具有親密性,遠遠超過組織上下的關係。
如果管理者要進階成領導者,必須獲得部屬尊敬、認同、仰望、追隨,部屬會仰望領導者,認同領導者的所為,也會尊敬領導者的人格特質,更會信賴領導者的行為,而產生死心塌地的追隨關係。這達到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,而非組織職位單純的上下關係。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在一個企業治理的座談會中,一位主管提出了一個案例,就教於所有與會者:
有一個公司查出了一個員工出差餐旅費有偽報的現象,這位員工在某一天餐費報銷單中,夾雜並非當日的單據,用其他日期的單據,充當當日單據報銷,被財務部門查了出來,進行追究。
他們找來這位員工說明,這位員工坦承不諱,他說出差當天,因為去吃的都是當地知名小吃,都是路邊攤,都沒有發票,也沒有收據。所以當天的餐費收據不足,因此報銷時他拿了其他日期的單據混充,而且他認為他有用餐之實,而報銷的額度也在公司的准許範圍之內,這是不得不然的權宜之計。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一個年輕的創業家問我,「什麼是領導?好的領導者要有哪些條件?」
問的人經常分不清楚領導和管理的差別,只感覺領導好像是更高深的學問,但又說不出個所以然。
要談領導,首先要說明領導和管理的差別。領導是對人的,對象是團隊,面對的是有血有肉、有感覺、有想法的人;管理是對事的,把事情做好是管理工作的核心。當然管理也可以管人,但只要管理「人」,就是把人當作物件,沒有個性沒有七情六欲,是靜態、不變的個體。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今年的疫情嚴重,許多單位都達不到預算,還有一些單位甚至處在虧損狀況,其中有兩個單位一到八月都在虧損,我找來這兩位主管,希望他們能有所作為,到年底能減虧或者能不虧。
一個主管談話的過程中一直在訴說面臨的環境有多嚴峻,對未來抱持著極悲觀的態度,當我問他會有什麼作為時,他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,只說會全力以赴。 至於營運狀況呢? 他說到年底希望能比一到八月減虧一些。 與這個主管談完,我的心情極為惡劣,未來前景暗淡。
另一個單位主管,雖然也談了外界環境嚴峻的狀況,不過卻談了更多他們所做的事,他們努力克服困難,嘗試了許多新的作為,雖然大多數未見成果,但他們仍未喪失信心,仍然努力去做。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有一次,一位非常能幹、戰功彪炳的得力部屬,為了一個專案的執行和我有了不同意見,他認為應該立即快速投入,趁競爭對手還來不及反應時,盡快把市場拿下來。可是我認為這個專案動支金額龐大,風險甚高,成功的把握度不高,所以認為應再仔細評估,等一切都通透後再做,不急著投入。
對此他非常生氣,覺得我當斷不斷,反受其亂,只會喪失商機,因而與我有了極激烈的爭執,但我仍然堅持小心謹慎的做法。最後他拍了桌子,對我說:「如果你要這樣做,那我退出這個專案,老闆你找別人來做吧!」然後掉頭走人。
面對這種狀況,我也氣急攻心,衝口而出:「你走了,就不要在公司待了,就不要回來了!」可是他真的頭也不回的走了,留下了一臉愕然的我。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我有一千名同事,每天都會在電梯中和樓梯間見面。
我的車停在地下室,所以上班時我通常是第一個進電梯的人,我一般都選擇站在角落,可以看著進電梯的每一個人,到了一樓之後,會進來許多人,每一個人看到我,都會和我點頭打招呼,然後默默的站到一旁,我也會微笑和大家回禮,這是電梯中人多時的狀況,在電梯中很少有人交談。
可是如果是非上下班時間,很少人搭電梯時,電梯中就有不同的光景。有的同事,進了電梯看到我,會出現驚慌狀,向我點頭示意後,會拘謹的站到角落,然後眼觀鼻,鼻觀心,小心翼翼的不發一語。這種人通常是基層員工,對我不太認識,平常也沒有接觸,他們是畏懼我的。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大學三年級時,到台南參加大專盃橄欖球賽,第二場政大對上海軍官校,雙方勢均力敵,戰況激烈,打完上半場,雙方三比零,我們輸了一個射門的罰球。
下半場開賽五分鐘左右,對方持球進攻,對著我而來,我很本能的反應,對他飛身擒抱,沒想到他不閃不躲,直接抬起大腿,用膝蓋對著我的頭而來,我的頭撞到後倒地不起,大約三分鐘後,裁判把醫護人員及擔架叫進場,準備抬我出場。這時候,我忽然自己爬起來了,裁判看我站起來就問:現在在比賽,你知道嗎?我沒說話,點點頭;裁判又問,那你們攻哪一邊?我又沒說話,用手指了方向,完全正確,於是裁判吹哨,繼續比賽。
可是從繼續比賽開始,我完全無意識的在場上漫遊,對方攻過來,我完全沒有反應,也不會防守,放任對方從我身邊過。就這樣,我變成完全不設防的空檔,因為我而輸了兩、三個球。我的隊友才發覺我的狀況有異,才開始當我不存在,補我的空缺,從此就不再輸球。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一個傑出主管被別的公司用高薪挖走了,由於這個主管一向對公司十分認同,是我們積極培養的人,所以在他的團隊中沒有積極栽培替代人選,所以他一旦離職,我們就陷入替代人選的慌亂中。
他們的上層主管找我商量,這位上層主管告訴我,由於這個職位很重要,一時三刻要立即從市場找替代人選似乎並不容易,所以他的意見是先從團隊中升一位上來暫代,再慢慢尋找合適人選。我尊重他的意見,但團隊中有合適人選嗎?
他告訴我,他也沒把握,但可以把原來的副手升起來試試看,能不能暫時用用看。我們就讓這位副手暫代主管職,姑且一試。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一九九四年底,我們出版了一本暢銷書《一九九五閏八月》,半年內銷售了三十萬冊,成為當年度最暢銷書籍,也屢次登上報紙頭條,成為當時最重要的熱門話題,一時的成功也讓我志得意滿起來。
有了《閏八月》的成功經驗,讓我覺得自己是暢銷書的推手:我是看得懂暢銷書的人,也是會行銷暢銷書的人,我甚至覺得任何書到我手上,我都能把它做成暢銷書。
之後那段時間,我看到任何書都覺得有機會做成暢銷書,於是我連續大做了幾本書,期待能乘勝追擊,多做出幾本暢銷書來。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我有一個非常幹練的部屬,他是我們公司的總經理,幫我打理一切內部運營事務,任何事交到他手上,就可以一切搞定,我對他是完全的信任,幾乎可以完全不用管理。
公司所有內部事務,他負責了行政、財會、人事、IT、業務,除了不負責產品的生產,他幾乎管了所有事務。我對他的信任可說是百分之百,從以下互動,就可看出我們之間的信賴。
一,所有我該批閱的公文,我只要看到他的簽字,幾乎就完全不用費心,就是閉著眼睛簽字,而且這麼多年來,他完全沒給我帶來任何困擾。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