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告
各位親愛的朋友們,本部落格由於各方意見及迴響太過熱情
為免漏掉各位寶貴的意見,即今日起,本部落格不再開放文章迴響
請各位想要交流意見的朋友們移駕至 【 留 言 版 】 留下您想說的話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本部落格及留言版嚴禁散發廣告及色情援交訊息!

目前分類:未分類文章 (638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一九九四年底,我們出版了一本暢銷書《一九九五閏八月》,半年內銷售了三十萬冊,成為當年度最暢銷書籍,也屢次登上報紙頭條,成為當時最重要的熱門話題,一時的成功也讓我志得意滿起來。

有了《閏八月》的成功經驗,讓我覺得自己是暢銷書的推手:我是看得懂暢銷書的人,也是會行銷暢銷書的人,我甚至覺得任何書到我手上,我都能把它做成暢銷書。

之後那段時間,我看到任何書都覺得有機會做成暢銷書,於是我連續大做了幾本書,期待能乘勝追擊,多做出幾本暢銷書來。
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我有一個非常幹練的部屬,他是我們公司的總經理,幫我打理一切內部運營事務,任何事交到他手上,就可以一切搞定,我對他是完全的信任,幾乎可以完全不用管理。

公司所有內部事務,他負責了行政、財會、人事、IT、業務,除了不負責產品的生產,他幾乎管了所有事務。我對他的信任可說是百分之百,從以下互動,就可看出我們之間的信賴。

一,所有我該批閱的公文,我只要看到他的簽字,幾乎就完全不用費心,就是閉著眼睛簽字,而且這麼多年來,他完全沒給我帶來任何困擾。
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矽谷最有名的企業教練比爾.坎貝爾(Bill Campbell),除了曾指導蘋果創辦人史蒂夫.賈伯斯(Steve Jobs)、谷歌創辦人賴利.佩吉(Larry Page)等知名企業家,他也是美式足球教練,每星期二、四都在場上指導小孩。每個人都知道,這時候千萬不要打電話給他。

但是有一個人不知道,那就是賈伯斯。當賈伯斯來電時,坎貝爾會掏出手機,看一眼誰打來,同時也給孩子們看,然後就把手機放回口袋,不接賈伯斯的電話

這些小球員說,「我們知道,在這練球的一小時內,我們在比爾眼中是最重要的,沒有比這更酷的事了,我們得到了他全部的注意力!」
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位年輕的創業家,他的公司還在存活邊緣奮鬥中,說起他帶團隊的策略:他喜歡盡量尊重大家的想法,授權給團隊自動去做事,而不要逼迫團隊去做不喜歡做的事。

我問:放手給團隊去做,效果很好嗎?

他回答:效果不太好,公司始終在存活邊緣,改革的步調緩慢,看不到改變的可能。
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過去曾有過數次公司遭遇困境的經驗,我身為最高領導者,第一個想的總是有什麼方法能讓公司經營逆轉,能做什麼事以增加公司收入、改變營運。如不可得,第二步我就會想,如何降低成本、減少開支,以讓公司減少虧損。如再不可得,最後一步才會想:能不能裁員,降低運營規模,讓公司有限的資金能存活最久,以爭取逆轉的可能。

就算在公司營運最困難的時刻,我心心念念的還是團隊及員工,要保住團隊,才能保住公司未來生機。我的心中,永遠是員工優先的觀念。

在所有經營者心中,想的是員工優先,還是獲利優先,永遠是傾斜一邊的天平,大多數人會不自覺的傾向其中一邊。如果你是資本至尊的經營者,獲取最大利益是天經地義的事,公司經營不善,你會受到最大的傷害;經營有成,你會有最大獲利。因此,同時是資本主、大股東,也是經營者的人,自然而然想的當然是獲利優先,會想盡各種方法,為公司爭取最大利益,甚至不惜犧牲員工權益。
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位年輕的創業家來找我排難解紛,他的公司創業三年,剛剛增資過一次,可是到現在為止,公司仍找不到方向,也看不見曙光,整個公司就像一團交錯複雜的毛線球,完全找不到問題的源頭。

我請他仔細描述公司的狀況:他是從印度買原料,到台灣加工,再把產品賣給國外的食品公司,到目前為止,已有幾家公司在試用,但始終都還沒有明確的訂單,預計到今年下半年可能會正式下單,公司才會有營收,所以公司現在最明確的問題是找到願意長期下單的穩定客戶。

但是公司還有一個急迫的問題:就是每個月公司要燒掉新台幣一百六、七十萬,可是現在公司在手現金只剩下兩千萬左右,預計再一年公司資金即將斷鏈,這也是急迫的問題。
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我的AAMA(台北搖籃計畫,為協助成長期創業者的公益學習平台)兩個學生,在第一次師生見面時,同時問了我一個問題:如何強化領導力?他們都是年輕的創業家,每天經營公司、與團隊相處,而他們都有領導力的問題。

要回答這個問題,第一個要問的是,他們的領導力出了什麼問題?領導指的是帶團隊,與團隊的互動,如果是與團隊互動不佳,主管的號令不行,這又牽涉到兩個問題:一是部屬不聽話,桀驁不馴;另一個則是主管的問題,包含溝通不良、指令不清,甚至根本下錯指令。不論哪種問題,都是主管個人的問題。

要有良好領導力,主管一定要具備能力、魅力、溝通力、權力,有了這四種力量,主管必能獲得團隊的信賴,帶領部屬做出來的事情,一定績效卓越。團隊對主管所下的指令,一定也是無不遵從。
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我的辦公室中,每天都在發生各種低級錯誤,從書名印錯需要重印封面,到書的條碼印錯,需要重印小貼紙,然後全辦公室都來貼貼紙。又或者主管開會把每月業績多報一個零;財務人員把報表上的數字,貼成上個月的數字……。

這種低級錯誤,多數無傷大雅,但也有的會變成公司的危機,引發重大災難。有一次一名執行長,正與兩家互相競爭的公司洽談合資案,最後決定同意一家,婉拒另一家。他寫了兩封信分別通知對方,結果負責作業的祕書把兩封信裝錯了,直到兩家公司接到信後,知道對方在玩兩手遊戲,大為光火,合資案因而告吹,這是造成巨大危機的低級錯誤。

市場上也不乏各種釀成重大危機的低級錯誤,核電廠電網大當機,因為工作者誤按了一個開關;台鐵重大鐵路事故,因為停在坡上的工程車沒拉手煞車。知名的線上購物平台,由於產品標錯價,導致巨額賠償。
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清明節四天長假,心裡想著疫情嚴重,那就宅在家放空四天吧!哪知道從第一天早上起床,就因無所事事,從主臥室走到客廳,再走到書房,覺得渾身不自在,彷彿失魂落魄一般。一下打開電視看一看,沒什麼喜歡的節目,所有體育轉播也都暫停,悻悻然關上電視;一會兒打開水寫紙,拿起毛筆寫書法,臨摹文徵明的《前赤壁賦》,寫了幾頁,也覺得心不在焉;接著打開書本,逼自己進入最近正在閱讀的《如何衡量萬事萬物》,讀不到一章,又覺得昏昏欲睡,可是不是才剛起床嗎?已經睡了一整夜,為什麼做什麼都不是呢?

老婆大人在一旁說話了:不過才休息幾天不上班,你就失魂落魄,不知所從,未來你如果退休了,整天在家,那要如何是好!

一語點醒夢中人,我的問題是沒事做,或是說:沒有正事要做。平常在辦公室排了滿滿的行程,見人、會議、談事情、討論工作、創意發想,偶爾的空檔就是休息時間,繁忙而充實,我早已習慣了這種日子,一旦空下來,沒有行程,當下就不知所措,這是所謂的退休症候群,我不禁悚然而驚!
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如果買房子是一個人變富有的象徵,那我在四十五歲才買了人生第一間房子,可是那時候房價已是一坪四十幾萬,比起我朋友,我買的是相對貴的房子,我許多朋友都是在三十歲出頭就買房,當時他們買在台北市東區,一坪才二十萬左右,一間三十餘坪的房子,也才不過六百多萬,他們早買房早賺,可是我為什麼這麼晚才能買房子呢?我朋友們難道賺得比我多嗎?

為了尋找這個答案,我找朋友問他們如何買第一間房子:我發覺他們多數賺的錢和我差不多,但是他們用錢的方式和對錢的理解和我不一樣。

他們能買房的共同方法是:精打細算手中的每一分錢,每個月的薪水,扣除最基本開銷後,強行要求自己每個月都要存下一些錢。這樣經過幾年後,手上就可以存下兩、三百萬現金,有了這些錢當頭期款,就可以去買總價五、六百萬的房子,這在三十幾年前,足以在台北市東區買下三十餘坪的自住住宅,問題是,這樣的房子,放到現在價值都在三、四千萬以上,是一筆很大的財富,所以早賺錢、早存錢、早買房,是早日致富的關鍵理由。
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有一次,一家上市公司的老闆打電話到辦公室約我見面,由於我並不認識他,一再詢問有任何事嗎?對方也說不出原因,只是一再懇切邀約,我禁不住對方的熱情,也就答應了。

見面時,對方的話題一直停留在我在媒體所刊登的專欄,談了許多篇,每篇對方都十分熟悉,如數家珍,他一再表示我的專欄是他必讀的,而且從中得到許多啟發,希望我不要間斷,繼續寫。

對他的讚美,我當然感謝,也表示不敢當。最後會面快結束時,他問了一個問題,看起來這才是真正目的,他問我,在他們公司中,我有熟識的人嗎?我回答,沒有,他們公司我一個人也不認識。他說,因為我寫的文章中,許多內容都是他公司最近發生的事情,劇情十分相像,所以他才好奇,是不是有人告訴我?
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COVID-19疫情初起時,我就感受到危機,我覺得這波疫情極可能熱火朝天的燒過全世界,也將對企業經營造成極具破壞力的影響,我很警覺的寫了一封信給全公司同事,信中提及:這是一場世界性的災難,勢必對公司造成影響,我要求大家要有過苦日子的準備,也要重新盤點現行的經營方向及策略。

我要所有人檢討手上的工作,要確定「絕對有效益的事,才去做」,也要仔細檢視即將花的錢,要「絕對不能省,才能花」。做事是要爭取業績,而檢討花錢是要控制成本;爭取業績是要賺到每一分能賺的錢,檢討花錢是要省下每一分能省的錢。如此一來一往,就是要做到「業務極大化,成本極小化」,要為公司爭取現金,以準備即將面臨的經營寒冬。

正常公司的經營都是走預算制,每年年底要編列明年度預算,而編列預算時,無非就是把每年都要做的例行公事列出,再把明年度想的新增事物也算進去,再按經驗值,把可能的花費填上,再進行一些可能的調整,就變成新年度預算,我們今年度預算也是這樣編列。可是去年編今年預算時,並沒有COVID-19疫情,我們假設今年也是像平常的太平日子,可是目前情勢如此險峻,我們還能照原來的計畫,照表操課嗎?
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在一場座談會上,一名自由工作者談起他轉換職涯的過程,他說他原來在組織中因為非常認真,他的主管便不斷指派工作給他。而他不會說不,更不敢拒絕主管,所以經常接了滿手的工作,使他一直呈現過勞的狀況,最後不得不辭職,變成獨立的自由工作者後,過勞情形才得以改善。

我很好奇地問他,當接了太多工作時,為什麼不跟主管反映,拒絕部分的工作?他回答,他過去聽到的告誡都是對主管的話要順從,要想盡辦法滿足主管的需求,他怎麼敢和主管說不呢?最後只能累死自己了!

不可以向主管說「不」,這絕對是錯誤迷思。當然一般而言,主管交待的工作,我們都應該努力完成,這是責無旁貸的事,可是也不是絕對不可以拒絕,必要的時候,也可以商量,主管也應該要是可以溝通的。
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,打亂了台灣企業界的步調,許多公司被迫在匆忙之間實施遠距上班,從工作者到領導者,都在適應這個上班的新常態。能否順利成功導入新的辦公模式,將是未來台灣企業經營的關鍵。

實體上班看得見人,能當面溝通、面對面掌握進度;而遠距上班則看不見人,是虛擬的,工作者與主管、公司之間要如何互動,決定了遠距上班能否成功。

根據國外實施遠距上班的經驗來看,遠距上班要順利成功,必須具備3個要件:1.工作成員的成熟度;2.主管對工作團隊的掌握度;3.企業工作流程的清晰度。
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有位年輕的創業家來聊天,他每天忙得不可開交,大多時間都用在管理團隊。他最大的困擾是,如何讓每個成員都變成稱職的工作者。他的團隊中,有些人經常犯錯,還有人常常完成不了任務,因為不會做,或者做不好。

他每天忙著校準那些犯錯的人,也忙著教會那些不會做的人,但總是效果不彰。

我問他,「對於那些犯錯的人以及老是不會做的人,你如何處理?」他回答,「我看他們也很認真工作,我只好耐住性子,慢慢教、慢慢調整了!」
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位新創企業的創業家來看我,談到他的公司仍處在虧損狀況,他告訴我:他已下了決心要在半年內,讓公司損益兩平。我好奇的問了他公司的虧損金額,那是一個不小的數字,我告訴他,要不虧損不是用說的,而是要做到。要訂一個可行的目標,才真正可執行,否則只會打擊自己的信心。

我說了一個親身經歷的故事:

我投資的一家公司五年虧了一億五千萬元,我們心心念念就是要如何損益兩平,可是我們沒有能變魔術的方法,我們只能把每一件小事做好,然後期待一步步的轉變。
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我曾有一次非常失敗的談話經驗:

有一個主管面對一個很麻煩的員工,他有一些不好的工作習慣,也犯過一些重大錯誤。雖然主管告誡過,但不太有效果,於是請我協助處理。

我正式約談這位員工,當時我創業不久,不太有這類事情的經驗,面談時,我先從閒聊開始,聊起最近的工作近況,接著才談了一些我對他工作的看好。我先談了他做的還不錯的事,也給予一定程度的肯定,最後才切入正題,談了一些他的問題,也給予要他改正的建議。
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個人如果要把一件事做到好,做到極致,要怎麼做?

年輕時,我學習當記者,當時《工商時報》剛剛創刊,所有記者都是菜鳥,經常發稿量不足。我雖然也是新記者,可是我自許要成為明星記者,所以每天要求自己多寫稿,每天大概寫兩千字到三千字左右,而且寫完稿通常還不下班。我在等待編輯檯的特殊召喚。

通常到晚上九點鐘左右,編輯檯就會傳來消息:還缺三千字或五千字,還有誰可以再交稿?這時候我總是挺身而出,再寫個一、兩千字,我永遠是稿量的救援隊,有時候一天寫到四、五千字也是常事。
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我們公司的部門主管,升遷後第一項學會的技能就是數學力,要能看懂所有營運報表上的所有數字,且要能流暢念出所有數字,也要能徹底理解,掌握組織內所有營運數字,最後還要學會用數字溝通、思考、判斷、決策。

數字力是什麼?就是要熟悉數字。看懂數字,了解數字,掌握數字,還要能靈活運用數字到工作與生活中。

我們公司的財務報表對所有主管是透明的,主管要負責單位運營成敗,所以他們看得到整個單位的財報。不只如此,我們還為每個主管配專屬的財務人員,因此主管一旦升遷,第一步就是由專業財務人員提供了解財報的教育訓練,尤其是最基本的財報──損益表的說明和理解,從營收、成本、毛利、費用支出、淨利,每個項目代表的意義,到實際包括哪些內容,都要仔細了解。透過這個財務報表,他們才能理解單位的營運狀況。
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個新創團隊被一家規模龐大的傳產公司購併,正當大家都在慶幸有個好歸宿時,傳產公司的大老闆卻要求參加新創公司每周舉行的主管會。

可是從第一次開會開始,大家立刻發覺,這位大老闆完全不了解新創團隊所處的網路生態,他經常打斷議程。主管們礙於他的職位,也只能耐著性子說明。

更困擾的是,大老闆雖然不懂網路,卻經常提出各式各樣的意見,講得興高采烈。但這些意見不是偏離主題,就是不合時宜,甚至有些明顯不可行,與會主管都不知如何回應。
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