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位年輕的創業家來找我排難解紛,他的公司創業三年,剛剛增資過一次,可是到現在為止,公司仍找不到方向,也看不見曙光,整個公司就像一團交錯複雜的毛線球,完全找不到問題的源頭。
我請他仔細描述公司的狀況:他是從印度買原料,到台灣加工,再把產品賣給國外的食品公司,到目前為止,已有幾家公司在試用,但始終都還沒有明確的訂單,預計到今年下半年可能會正式下單,公司才會有營收,所以公司現在最明確的問題是找到願意長期下單的穩定客戶。
但是公司還有一個急迫的問題:就是每個月公司要燒掉新台幣一百六、七十萬,可是現在公司在手現金只剩下兩千萬左右,預計再一年公司資金即將斷鏈,這也是急迫的問題。
他的公司還有一個結構性危機,就是印度原料商可能不再生產原料,不再供貨給他們。如果這樣,公司的運營就要停止,唯一解決方法是自己生產原料。
聽完了他的描述,我的頭皮發麻,我很少見到問題這麼複雜的公司,大多數公司的問題只有一兩層,很少公司的問題有三層以上,而這家公司的問題卻不只三層。
他告訴我,他已經思考了很久,始終找不到能有效的一次解決問題的方法。我回答他:像這樣複雜的公司,通常是找不到有效的解決方法,問題層層疊疊,一層裹著一層,我們唯一能做的是用「剝洋蔥式的問題解決法」,先解決最外層看得見的問題,等剝完第一層問題後,裡面的問題就會出現,再逐一解決,然後再剝到最裡層,最後問題才有機會徹底解決。
我問他最急迫的問題是什麼?他說是缺乏生意,找不到客戶。我說:那就全力找客戶。他說已有一家日本客戶下半年可能會開始下單,但即使開始下單,也無法使公司平衡賺錢。我說先找到第一個客戶再說,有了第一個客戶,就會有第二個。
其次急迫的問題是什麼?是印度原料商可能斷貨的問題,大約在一年之後會斷貨。唯一的解決方法是自己生產原料,如果自己生產原料,技術上沒有問題,只是要增加生產設備,還要再投資,那資金上可能會更加緊張。
分析到這裡,這家公司最核心的問題可能是生意模式的問題。他的產品缺乏原料,就算做出產品、有人購買,也不長久,因為沒有原料。那如果要生產原料,就要有更大的投資,要有更大的資金規模,就不是現在的規模可以做得到的。
這就是剝洋蔥困境突圍法的思考方式,先從最外圍顯而易見的問題開始下手,再思考最重要且屬於結構性的問題。然後再思考何者是最急迫性的問題,也就是必須最優先解決的問題。接著再去除已經在做,但對解決問題並不必然要做的事,以減輕工作負擔,以聚焦在重點。就這樣一層層往下剝,就有機會直逼問題的核心,徹底解決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