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要成立一個新的營運單位,心血來潮決定親自面試新人,面談了一輪之後,看到幾個條件十分良好的應徵者,接受第二輪的面談,最後一定會談到薪資待遇,我心中當然用人的待遇水準,但我並不會向應徵者說明,而只是單向地問他們所期望的薪水。
沒想到他們期待的薪水待遇都非常的「謙虛」,其中一位條件很好的應徵者,提出的待遇與我預估的薪水,有一萬多元的差距,其他的人條件雖沒有這麼好,但也都低於我預期付出的薪水幾千元,整體而言,台灣的工作者對薪資的期待都太低了,或者應該說,台灣的應徵者都被台灣外在的景氣嚇壞了,連與公司議價的勇氣都消失了。
我仔細思考,這是什麼原因讓台灣的工作者如此「謙虛」、如此遷就現實呢?其中最大的原因應該是22K效應,所有媒體中都充斥著台灣萬物飛漲,只有薪資不漲的消息,也充斥著企業只用22K應徵新人的訊息,讓所有的工作者都有接受低薪的預期心理,因而在談薪資時,只敢開一個衡量外在環境的相對低薪水準,不敢有太高的期待。
第二個原因則是應徵工作者對自己的價值與能力缺乏足夠的理解。以這次的應徵為例,有一個應徵者他具有很特殊的工作經驗與能力,非常合適我籌組中的新團隊的需求,因此在事前我就決定,就算要付高一點的薪資,我也願意接受,只不過他開出來的水準,也只是比一般水準相同而已!
這就是台灣社會目前的普遍現象,是一個道道地地的「低價社會」,低水價、低油價、低電價、低物價、低薪資,全社會只要聽到要漲價,都群起而攻之,媒體中充斥著滷肉飯、粽子、麵包漲價的訊息,也都引起一陣撻伐,好像只要漲價就是不對的,台灣人民似乎永遠就應該享受超低的物價水準。
殊不知低物價水準的結果是企業的低營收,進而是企業的低獲利,而一旦企業低獲利,就只能設法降低企業的成本支出,而要降低成本、費用的支出,首當其衝的就是降低人事費用,要不是裁員,以減少用人;要不就是減薪,總之最後都是衝擊台灣的就業市場,形成一個「低薪資社會」。
而當低薪的氛圍瀰漫全社會之後,就讓所有的工作者喪失對薪資的議價能力,讓那些條件好的、能力佳者都不敢開口議價,最後讓企業主得到好處,可以用較低的水準請到合適的好人才。
台灣社會不應迷思於低價,要能接受企業合理的漲價,漲價其實是經濟活力興旺的象徵。而台灣的工作者更應該仔細衡量自己的價值與能力,只要對自己的能力有信心,對自己的薪資就要勇敢的出價,適度的漲價,這樣才不至於和全社會的低薪一起沉淪,因為並不是每一個企業都一昧要求低薪,還是會有識人才的伯樂,願意出高薪的企業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