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年底做預算時,我總是把未來一年的營業額展開為十二個月,變成全年的工作進度。而這全年的工作進度,總是依循以下原則:一、上半年的業績要占全年的百分之六十以上;二、最後一季的業績僅占全年的百分之十五左右。

 

業績這樣編列的目的,是要確保全年業績的完成,上半年如能做到百分之六十,下半年只剩百分之四十,較易完成,而最後一季則進入調整期,保持最低的工作節奏,並將全力籌畫未來一年的工作。

 

如果全年工作可按此進度執行,達成全年預算的把握大幅提高,也是最佳的時間規畫。

 

我出版新書時,通常也會做一年的寫作時程表,每季按計畫執行,而最後截稿時,也要預留一到兩個月彈性調整期,以預防拖稿,並做為出書前的準備。

 

做任何事我都會事前擬定工作時程表,以及工作檢查點,這是我確保工作能如期順利完成的方法,而且,這樣的工作習慣不只用在重大事件或專業,對一般的例行小事我也會這樣做。

在做工作時程表時,要先展開所有的工作步驟,然後再將所有的工作步驟歸納為三個期間:一、準備起動期;二、全力工作期;三、收尾結案期。如果把整個專案的時間切割成十等分,那準備起動期約占一至二等分,而全力工作期約占四至五等分,而收尾結案期約占二至三等分。而這三個時期加總應不超過九等分,最後要留下一等分做為最後調整期。

 

準備起動期可以海闊天空的發想所有的工作可能,務期工作內涵周延完備。而進入全力工作期則是精準的照表操課,把所有的工作一步步的執行完成。最後的收尾結案期重點在針對部分無法計畫完成的工作,設想替代方案,務必要找到可行的替代方案,使整體計畫能如期順利結案。

 

至於預留的最後調整期是萬一有拖延時的彈性時間,如果一切順利,此時間可用來做最後檢查,以提升專案品質。

 

至於工作檢查點,可以設在每一階段的到期日,也可按月、按季另設檢查點。關鍵在於對於所有的檢查點,都要預設工作達成進度的KPI,按KPI逐項檢查。

 

一旦在檢查時發現問題,就要採取方法有效補救。

 

時程表與檢查點的工作習慣,要落實到所有的工作中,就算小事也要如此,這樣才能養成精準守時的工作習慣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