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有一個同事,非常好學,博覽群籍,談起任何事,經常引經據典,頭頭是道,我對他的博學,十分尊敬。
可是有一次討論到一件事,他又搬出了好幾本書的理論,來印證他的論點,我卻發覺他引用的兩本書的理論是互相衝突的,分別適用在不同的情境。如果要套用在同一個情境,那只有其中一本正確,另一本必然不適用,可是我的這位同事竟然完全不察其衝突,而引述其論點。
有了這次的經驗,我對這位同事的敬意打了很大的折扣,我知道他是一個「讀死書」的人,雖然大量閱讀,卻只是囫圇書棗,沒能徹底消化,以致於誤用理論。
我書讀得不多,但是我讀書有一套制式化的學習過程,那就是所有的學習都要經過「學習、質疑、過濾、內化」這4步驟,把吸收進來的知識再三琢磨、思考、沉澱之後,才會進入我相信的思想體系,成為日後判準的依據。
第一步的「學習」是一種態度,也是一種實踐。我要很飢渴地去學習各種新興事物和知識,可以是跟人學習、上課學習,也可以是閱讀學習,總之必須要求自己每周都有進步,每月都有進展,每年都有成長,要排定學習的目標。
有了常態性的學習之後,對於每次接觸到的新知識,我們還要帶著質疑的眼光,不可以一廂情願地全然相信,要懷疑其道理是否正確,要仔細檢查其說理過程,要不斷問為什麼?為什麼會這樣?為什麼結論會如此?在沒有經過自己充滿批判性的思考過程時,絕不可以直接相信這是正確的。
我在上學的過程中,對於老師所說的話,我都非常習慣地用我的邏輯去檢查其道理的正確與否。如果老師說的,經過我的邏輯檢驗是正確的,我才會相信。如果我的邏輯無法立即證明其為真,我就會打上問號,不會立即相信。
遇上有問號的論點,我會立即在課堂上持續思索,要是仍然無法得到答案,我就會主動提問,請老師講解。總之,只要不能得到明確的解答,我就不相信這是真的。
質疑是最深刻的學習過程,有了質疑,就有反覆辯證;有了反覆辯證,對其道理就會更加深刻明白,會從各種角度檢查知識的正確性;歷經檢查後,我們才會有深度的理解。
經過質疑之後,知識會沉澱,去蕪存菁,留下有用的、正確的知識,這就是學習的第三步:過濾。
學習的最後一步是內化。每個人都有自己一套已經確認相信的理念,這套理念是我們一切判準的依據。當我們學到正確的新知識後,就必須把新知識內化到理念體系之中,這樣我們才知道如何使用新知識,也不會自相矛盾。
學習不在多,而在正確,而在內化,而在能用。不正確的學習,不如不學!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