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第一本書《自慢》,強調每一個人都要琢磨自己的拿手絕活,成就一種自慢的專業,這是每個人安身立命的方法。

  後來我的出版社又出了一本書《π型人生》,強調一個人最好要有兩種專長,就像π有兩隻腳立足一般。

  有一位讀者給我留言:這兩種說法不是明顯衝突嗎?

  類似的疑惑在自學閱讀時,常會出現,許多書的內容互相矛盾,至於不完全相容更所在多有,在看書自學時該如何自處呢?

  理論上每一本書都是一以貫之,各自針對一個主題,徹底而周延的陳述,不致於自相矛盾,但是在同類型的不同書中,每個作者各有其說理基礎,對同一個命題就難免有落差,甚至矛盾,讀者如果不能消化其道理,融會貫通,自然會有所疑惑,甚至因而誤用,產生貽害。

  以自慢與π型人為例,這兩者並不衝突,兩者都強調培養專業,但後者認為只有一種專業並不足夠,要再有第二專長,才能在競爭激烈的職場勝出。後者是前者的延伸論述,能辨認順序,就無疑惑。

  每一種知識領域都不斷演化,會不斷深化,也不時反思。如果知道其論點的假設前提與適用的情境,就不難化解其中的矛盾。

  再以管理學為例,一度策略理論當道,任何經營問題都與策略有關,後來有一本書《執行力》也大受認同,這兩者間有矛盾嗎?

  當然沒有,兩種理論適用的情境不同:策略談的是做對的事,執行力談的是把對的事做對做好,兩者不但不衝突,還互補。這就是我們在看書自學時需要仔細消化分辨的事。

  對慣於讀書自學的人,這種消化理解的能力絕對必須學會,否則不如不學。

  看書自學除了接受吸收外,更要思考、更要有疑、更要觸類旁通、交叉比對,尤其對其中彼此不相容,甚至是矛盾的部分,一定要重新檢驗思考,分辨不同說法間的前提、假設、適用情境,前因後果、位階順序,然後將不同的理論轉化為一個人可活用的方式。

  如果對書中的矛盾之處,無法理解貫通,這時絕不可將兩種理論皆存在腦中,這樣一定會有誤用、錯用的可能。

  正確的作法是找真正的行家解疑,務必要化解心中的矛盾,才能避免受害。

  當然也有可能是兩種論點確實衝突,以最近各種自然療法的健康觀念盛行為例,有人說素食好,有人說不可缺少動物性蛋白質,其中確有歧異,這時學習者就要依自己的理解,選擇自己的最佳解,揚棄其一不可避免。

  看書自學必須真正看懂貫通,不可一知半解,更不可無疑照單全收,尤其要注意其中的互斥、不相容、矛盾,運用訓練思辨能力,不可不慎。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feipengho 的頭像
    feipengho

    何飛鵬:社長的筆記本

    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