蘋果日報_140922_A15退休之後該做的兩件事_頁面_2  

  我的二姑媽活了一百零四歲辭世,有一次和一位醫生朋友談起此事,他恭喜我,說我也有長壽的基因,活到百歲的機率很大。

  我聽了之後,完全沒有興奮之情,反而產生極大的壓力,因為活到百歲,會是用什麼樣的健康狀況活著:如果臥病在床?如果老年癡呆?如果不能健康生活,那活著有什麼意義?

  而就算健康狀況許可,假設我在六十五歲退休,我這一生所有該做的事,都已做過了;該經歷的事,也都已經歷過了。而在退休之後,我竟然還有卅五年要活,想起這漫長的日子,我要怎麼過呢?我還能做些什麼呢?想到這,不禁憂從中來。

  我岳父九十多歲時,每天在家無所事事,他常對我說:我怎麼還不死呢?我雖知這不是真話,但我也知道,這是對人生最後歲月的無奈及感嘆!

  我還見過曾擔任大官的長輩退休後,在家裡看什麼都不順眼,因為沒事可管,他的子女最後不得不設計了「家事公文」,把家中要做的事,寫成公文形式,然後呈給老父親批示,而他也當真地批起公文來,這樣才讓老父親重新找回生活寄託。

  我更害怕老後生活的安頓紊亂,要子女付出心血照料我,連累了他們,這是人生晚年的最大悲哀。

  朋友百歲的提醒,讓我警覺到老後生活的安排,已是緊急的議題,我必須認真而仔細的思考。

  首先我想到的是老後的生活態度,如果我退休,我就是從這個世界的主要舞台謝幕,這個世界我已不是主角,我要靠年輕人負擔照顧,我不應該用我的觀點來看世界,也不該對這個世界的未來有太多意見,因為這個世界已經不是我當家做主,我應該更淡然、無為的面對世界。

  因此,除非有年輕人衷心誠意的來請教,否則我不應對這世界有太多的發言,如果我太有意見,那就是行將就木的老人,要為不是我們的世界,決定未來的走向,這對年輕人是不公平的。

  我決定,六十五歲退休之後,我將不再主動發言,更決絕的決定是,退休之後,我將不再參與任何投票,連選擇人的決定都交給年輕人吧!

  而對我個人人生活,我也做了一個決定,那就是我寫下了「放棄急救,確保健康生活聲明書」,我會告訴我的家人,我必須是健康的活著,能走、能動,我才會快樂,低品質的苟活,我不想要,因此如果面臨臨終照護,必須插管急救時,除非能救回我的生命,且能健康的活著,否則就放棄一切急救措施,我不要臨死前還要遭受不必要的折磨,勉強地延長生命。

  寫下這個聲明,是避免家人在面臨艱難的決定時痛苦煎熬、取決不下,就由我自己先做決定吧!

  台灣即將步入老人社會,提早規劃安排自己的老年生活,這是我給所有老人們的建議。

 

 

此篇文章同時刊載於2014/09/22《蘋果日報》蘋中信專欄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