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D_161017_A14-10%投入創新研發.jpg

一張NIKE下給墨西哥的訂單,徹底撼動了台灣運動鞋代工的霸業。世界知名運動鞋品牌NIKEadidasUA,紛紛尋求用機器人來製造運動鞋,而他們尋找的代工夥伴都是科技電子產品的代工業者,放棄了台灣的代工大廠寶成、豐泰等,如果實驗成功,台灣的運動鞋代工大廠勢將萎縮,台灣的製造業版圖將再一次崩壞。(詳見本期的《商業周刊》)

 

這是個令人遺憾的消息,過去的世界運動鞋產業,少不了台灣的代工,所有的知名品牌廠隨著台灣的代工業轉戰大陸、越南、印尼,以追逐廉價的勞力。過去他們一再期待台灣的代工業走上自動化,以減少勞力人工的依賴,但成果有限,現在他們決定用轉移訂單,培養新的代工業者,而且選擇的對象是電子產業的代工業者偉創力,UA的創辦人甚至下了一個結論:製鞋業太懶了!

 

一句製鞋業太懶了!蓋棺論定台灣的代工產業似乎並不公平。過去我曾經應製鞋業之邀,走訪了大陸、越南、印尼,看到了代工業者工廠人山人海的盛況,也看到了他們在工廠的一角,都有實驗性質機器人生產線,他們也很努力地嘗試創新,只是不得其門而入,始終成果有限!

 

這反映了台灣製造業的共通問題,安於現狀、創新不足,一旦原有的商業模式改變,一切就時不我與,徹底崩壞。台灣企業的創新不足,主要原於台灣企業領導人的缺乏決心與遠見,也原於創新的方法不對!

 

以運動鞋代工業者而言,許多人仍自信滿滿,認為以運動鞋製鞋的複雜、材料眾多,是機器人所無法取代,他們自認門外沒有野蠻人,能在一夕之間顛覆他們的生意。

 

因為決心不足,也就不會真心誠意的啟動變革。

 

創新的方法不對,則困擾了大多數的台灣企業家,他們永遠在思考、在觀察、在尋找創新的方法,要找到可行的途徑,才要真正開始行動。

 

其實大多數的創新是摸索及「試誤」得來,在嘗試錯誤的行動中,逐漸撥雲見日,找到正確的方法,在缺乏明確的方向中,就要展開行動,是創新的第一步。

 

因此台灣企業家要創新,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編列預算,確定每年燒錢的額度,然後展開創新的行動,幾年之後必有成果。

 

大多數的企業現在都還能獲利,如果能夠下定決心,提撥每年獲利的百分之十或二十,全力投資新事業,或展開創新、投入研發,就算石頭也會燒成鋼,一定可以燒出成果。

 

若以製鞋業的兩大龍頭:寶成、豐泰為例,寶成每年獲利約百億,豐泰約三、四十億,如果他們每年提撥百分之十,投入機器人生產流程的改造,每年就有十億及三、四億的經費可進行創新,現在立即行動,兩、三年絕對可以看到成果。估計偉創力學會用機器人製鞋且真正量化,也要兩、三年,所以從現在啟動運動鞋製鞋的創新,絕對還來得及。

 

所有目前還賺錢的公司,如果想創新變革,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賺的錢,提撥百分之十或二十,費用化從事創新,每年把錢燒掉,然後從錯誤中學習、校正,最後終能找到正確的方法。

 

下決心燒錢吧!每年少發百分之十的股利,換取企業未來基業長青的可能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