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公司只要有人升上單位主管,第一個訓練就是要會看數字,會看報表。因為主管每個月都會收到單位的財務報表,看懂財報是單位主管的第一步。

我們公司是一家財務百分之百透明的公司,所有單位主管要對所管轄的單位負運營上完全的責任,所以每個月該單位的營運狀況,都會有完整報表,送交單位主管過目,所以所有新主管升上主管的第一個考驗,就是看懂財務報表。

我們會先由財務人員向新主管解釋單位財報的內容:從營收、成本費用、毛利、獲利(盈虧),同時搭配預算做比較,讓新主管知道較諸預算當前的進度如何,應該要採取什麼策略,來完成預算目標。

一般而言,新單位主管通常要三個月才能逐漸熟悉財報上相關數字的意義,但是也僅是記住數字而已,並無法和真正的營運實況做有效連結。

我們要求所有主管對於營運上的數字,要能夠徹底吸收消化,做報表時,不可以照著念數字,要消化數字後,用自己的語言講出所有數字。能做到這樣,才是真正理解公司的營運狀況。

我們甚至要求主管,不只要能看著報表報告數字,還要能不看報表,就可以默念所有營運數字,務必要所有數字滾瓜爛熟,才能符合做主管的條件。

由於我們對主管的數字感有極高要求,不但要求主管數字敏感,我們還為次集團的大主管,每人配屬一個專責的財務分析人員。這個財務人員完全不做帳,做帳有專屬的財務部門做,這個人只做大主管所需要的財務分析管理報表,大主管可以視其需要開出各種條件,要求財務人員進行定向分析,跑出各種不同的分析報表,以供其進行決策參考。

因為如此,每個單位都會按各自的需求,做出各種不同的財務分析報表。當有單位開發出新報表之後,其他單位也會參考學習,一起推廣使用。

我們之所以要求大小主管對數字都要有高度的敏感度,主要原因是這些主管都要能成為負責獨立盈虧的經營主管,因為他們要為盈虧負完全責任,所以對所有數字要瞭如指掌。

對數字敏感,才會對賺賠敏感,才會知道公司賺不賺錢,也才會想盡各種辦法去賺錢,最終才能達到賺錢的目的。

我們在遴選主管時,一定要先考慮到工作者是否對數字有感覺,如果有一個人說:他最討厭數字,他對數字完全沒感覺,或者自承是一個數字白痴,那他就會從主管的培訓名單中被排除,主管一定不可以是對數字無感的人。

對數字的感覺其實是可以訓練的,我們有許多主管在剛上任時,並不擅長數字,但經過主管的數字培訓過程,之後都變成對數字極為敏感的人,也轉變成一個非常好的經營者,能夠獨立負責單位盈虧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