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我剛創業時,被所有同事追著跑,我要為公司的營運負完全責任,公司不斷虧錢,我為此急白了頭髮,我的主管們完全沒有撙節成本的觀念,每個人都和我抱怨,說事情做不來,一定要加人。我一方面為了公司虧損,想盡方法省錢,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控制人頭、減人。可是我的下屬主管卻不斷向我要人,我努力踩煞車,卻惹來主管們抱怨,說我不知民間疾苦。

我一直想擺脫這種困境,想把公司的成敗責任下授到每一個部門主管身上;也希望能夠把控制員工數,以節省成本的觀念,灌輸到每一個主管身上,我花了許多年,終於做到了!

首先我讓公司的財務透明化,讓每一個主管都明白公司的營運實況,賺錢同喜,賠錢同悲,每一個主管對公司營運狀況都感同身受。

接著我再將每一個部門的營運狀況釐清,讓損益能落實到每一個營運部門,也讓單位主管每個月都可以看到自己的營運成果,並要求主管為營運成果負起責任。

我不只加諸營運主管責任,也同時給予獎勵,我把單位的營運成果,與團隊的薪資、福利、獎金連動。營運好、獲利佳,整個團隊雞犬升天,每個人都能拿高薪,享受好福利,領高獎金。

透過這些方法,我漸漸把營運責任轉移到各個部門主管身上,他們各自為自己的部門負起營運責任,而我只要加總各部門的營運成果,彙整成公司的合併報表,我身上的責任變輕了。

這只是落實營運責任的第一步,接著我要求他們各自努力控管人頭。我制定了一個規定:每一個單位,按員工人頭數,乘上四百萬,就是這個單位的營運業績目標,而每個單位的獲利,則是業績額乘一五%為原則。

換句話說,如果一個單位的員工數為十個人,那每年的業績目標就是四千萬,而獲利目標就是四千萬乘以一五%,為六百萬,這是必須完成的任務。

我為什麼要訂每個人頭四百萬的營業目標呢?就是要提醒主管:用人的代價很高,一定要能創造績效,才能加人,因為一加人,成本費用就立即增加,不只是加人的薪水,其他相關的用人費用更是可觀,增加一個人的總費用,約是薪資的接近兩倍,這是極可怕的隱形成本。

自從我訂了這些制度後,我公司中所有主管全部都積極起來,他們全力控制成本,節省人力,另一方面也努力積極搶錢。

有一個單位每年績效很好,年年賺錢。只可惜人數很少,單位很小,營業額不高,雖然獲利率不錯,總是美中不足。我不斷找這位主管溝通,要他適當的加人,擴大營運規模,他卻抵死不從,他認為小是故意的,小也是他最合適的規模。

我從一肩扛所有營運責任,到要所有主管一起扛;從一個人控制用人,到所有主管一起控制,只要方法制度變了,一切都變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feipengho 的頭像
    feipengho

    何飛鵬:社長的筆記本

    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