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一個朋友,因為小孩子都大了,想換一個比較大的房子,所以就請老婆到處看房子,展開了兩年的尋屋過程。
他們住在台中,仲介就帶著他的太太,在各種重劃區看房子,房子是很漂亮,地點也很良好,可是價錢動輒三、五千萬,高價的還要近億,離他們的目標價位甚遠!
後來我的朋友覺得這樣絕對買不到想要的房子,於是告訴老婆三個條件,要她用這三個原則下去找房子。
第一個原則是八十坪到一百坪左右。
第二個原則是價錢要在兩千萬以下。
第三個原則是要高樓,要有很好的景觀,可以看得很遠。
他太太聽到這三個條件,直覺的說:這怎麼可能,如果你不想買房子,那就直接說,何必開這種不可能的條件,去為難人家。
我的朋友認為,房子有各種條件,不去試試,怎麼就認定不可能呢?更何況我的朋友做事一向認定天下沒有不可能的事。
他太太決定試試,不再找那些帶她去看新房子的房屋仲介。她翻出資料,找出十幾年前介紹她買現住老屋的房仲,並且一五一十的開出三個條件,要房仲按照這三個原則去找房子。
這個熟識的房仲,很快就找到了符合條件的三戶房子,供她挑選。她也很快的挑中了一戶,這戶房子的狀況是:二十六年的舊社區,坪數是一百一十坪,位在十二樓,是東西向的房子,兩邊都有View。
東邊看著台中的老市區,也可以看到太陽升起;西邊則是看著大肚山,可以看到夕陽,也可以看到中科園區,可以說是一戶十分完美的房子。
我的朋友再花了一年多設計整修,終於把房子變成非常完美、溫馨,也很符合現代簡約風的住宅,所有去過他家的朋友,都對他的房子報以羨慕的眼光。
重點在於他的這戶房子,只要一千五百萬,每坪不到十五萬,而且離高鐵站二十分鐘車程,要南來北往,都十分方便。我的朋友尋尋覓覓按照他開出來的「不可能」的條件,終於找到他理想的房子,他把不可能變成可能。
為何一個完美的結局,在過程中卻被視為不可能的事呢?
人們都會被既成的想法或經驗所拘束。我朋友的太太被仲介帶看的都是三、五千萬,甚至有接近一億的房子,她的經驗告訴她,沒有三、五千萬是買不到房子的,所以聽到兩千萬以下的價格,當然覺得是不可能的任務,逕行判斷這是不可能的事。
既成的僵固想法或經驗,也會促使人走上完全不同的路,看了那麼多三、五千萬的房子,就使人認為買房子,就是要買新房子,完全忘了還有老房子這種事;看了那麼多地段好的房子,也讓人忘了還有老社區這種事。可是一旦假設前提改變,一切不可能的事都變成可能了!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