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個單位,去年業績很好,我本想今年應可延續去年氣勢,交出好成果。沒想到,開年第一季情況低迷不振,業績達成率不到三○%。我追問單位主管,發生了什麼事?
主管告訴我,因為去年下半年業績很好,可是執行上也很複雜,因此他們都把人力投注在業績執行上,幾乎沒有開發新客戶,所以一開年,才努力開發客戶,而第一季都只是在開發期,要等到第二季才能逐漸看到成果。
這是一個典型的管理問題,如果主管只著重在當下,努力求取立即的成果,那未來將充滿變數,業績絕對不可能好起來,這樣的組織將永遠在緊急救援,永遠不會穩定運營。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主管帶領團隊,遂行任務,有兩種方式,一種是管理,一種是領導,兩者雖都能達成目的,但過程、方法不同,關鍵時候,產生的效果也不同。
主管通常是從管理開始,只要有了頭銜、有了職位、有了權力,就可以下達指令,指揮團隊做事,團隊不能拒絕,只能照章辦事。這時候主管用的是管理,管理是組織中最常見的互動,大多數主管都是管理者,管理能夠有效的完成組織賦予的任務。
工作者面對管理,依據的是權力,依權力的指令做事,任何人只要做了主管,都會變成管理者,跟主管是誰沒有太大關聯,大家認的是職位,是頭銜。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每個公司都訂有各種典章制度,主管在管理組織、治理團隊時,通常要依據這些典章制度來辦理,這是法治,依規定、依法治理。
可是還有許多事是公司制度所未規定者,這時就要靠主管的自由裁量權處理,這就是人治,依主管當下的思考、分析、判斷而下決定,這是因人而治。
法治只能遵守,沒有變通空間。而人治就沒有一定的規則可循,時常出現言人人殊的差異,因此主管的「人治」就有巨大的探討空間。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一家知名高科技公司老闆告訴我:公司想轉型已經很久了,也成立了轉型的任務團隊,尋找轉型的可能,可是這麼多年來,一直沒能找到明確的方向,只能停在原地。
我知道這個老闆是公司持股過半的大股東,公司都是他說了算。
我委婉地告訴他:你是大老闆,一切唯你是尊,轉型、創新這種重大的事,當然也要唯你是問,你要聖裁決斷,千山獨行,等待團隊提出好的建議,這是不可能的,沒有員工敢替老闆做這麼大的決定!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我曾經為了一件事,和我一個次集團總經理溝通了三個小時,希望他能接受我的想法,但談了三小時之後,他還是堅持他的想法。
之後的兩個禮拜,我持續溝通,也想盡各種方法,最後他終於勉強答應,接受我的意見。
這是我常做的事,面對我有能力的部屬、值得培養的接班人,我從不會下命令,一定是耐心的溝通,去說服他們接受我的想法。因為這種人,我不能管理他們,我只能領導他們。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從我當一個小主管開始,我就努力學習如何完成公司交付的任務,從最基本的完成任務,到省時、省力、省錢的高效率完成任務,都是我追逐的目標。
我的全心全意都在學習執行力,力求把事情做對、做好,做到最有效率。每做完一件事,我就會自我檢討,有沒有做得比前一次更快、更好,每一次的檢討,都是我下一次改進的目標。
執行力只有一個檢查指標:是否用最有效率的方法完成任務。而執行力講究的就是:工作分工、溝通協調、相互配合,以及工作流程的改造及最佳化。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我們是個自由上下班的公司,你早上八點上班可以,九點上班可以,十點、十一點上班也可以,沒有人會盯著你幾點鐘上下班,我們完全信賴工作者的自律,也給工作者全然的自由。
可是我們往往也會在一大早安排開會,同事都說,最好是十點開會,因為有些人習慣晚上班,太早開會等於為難這些人。
我不同意,我堅持一定要九點準時開會,這弄得所有人雞飛狗跳,為了開會,大家痛苦不堪,後來我順應民情,晚了半個小時,改成九點半開會,大家才慢慢習慣了。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經營公司,我有一些絕不可犯的原則,這些事,我及我的公司絕不可這樣做;我的團隊如果做了這些事,下場就是立即拖出午門斬首。
可是很不幸的,我經常面對極煎熬的考驗,堅持與妥協,永遠很難取捨。
我規定所有同仁,可以把公司的好講得天花亂墜,但絕不可批評對手、說別人的壞。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一位同事做錯了一件事,讓公司出現巨大損失,可是開會時,大多數人都選擇忘記,沒有人提這件事,我一方面納悶,為何大家都噤聲?另一方面面臨抉擇,我也要選擇閉嘴嗎?
最後我還是選擇說出來,我分析了前因後果,說明這件事是因人謀不臧,事前絕對有機會避免,事後應被檢討,以免日後再犯同樣的錯誤。會後我再向當事人致歉,並且承擔他可能無法釋懷的後果。
「對事不對人」是職場中非常重要的話題,在東方的社會中,要做到對事不對人相對困難。中國人的職場,通常是對人大於對事,對事情的處理,沒有絕對標準,因人而異,以致於出現因人設事的矛盾現象。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由於我是一個高度自主管理的人,我會做好自己的事,我很討厭別人在旁邊多嘴,不喜歡外部的管理,因此我在自行創業時,對團隊就採取了完全信任的態度,辦公室中自由放任、自己管理,幾乎沒有任何形式上的管理行為。
那時我們辦公室上下班完全不用打卡,隨時自由進出,也沒有正常的上下班時間,每個人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時間上下班,所以那時的辦公室,即便半夜也是燈火通明,因為有人選擇半夜上班,那是一個隨每個人所欲的上班環境。
直到有一天,發生了一件事,一個同事的家人找到辦公室,說這個同事已經三天沒回家了,想知道他在辦公室嗎?結果我們一清查,才發覺這位同事也已三天沒上班了,其他同事見到他已是三天前的事了,他三天沒上班,我們辦公室竟然毫無所知,這時候我開始覺得完全自由放任的辦公室,似乎不太妥當,應該有所調整。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