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人如果要把一件事做到好,做到極致,要怎麼做?

年輕時,我學習當記者,當時《工商時報》剛剛創刊,所有記者都是菜鳥,經常發稿量不足。我雖然也是新記者,可是我自許要成為明星記者,所以每天要求自己多寫稿,每天大概寫兩千字到三千字左右,而且寫完稿通常還不下班。我在等待編輯檯的特殊召喚。

通常到晚上九點鐘左右,編輯檯就會傳來消息:還缺三千字或五千字,還有誰可以再交稿?這時候我總是挺身而出,再寫個一、兩千字,我永遠是稿量的救援隊,有時候一天寫到四、五千字也是常事。

這是我當記者前幾年的事,我用大量的稿量奠定在報社的地位,同時也用稿量磨練我的寫作能力。

我這樣的工作節奏,每個月平均稿量都在八萬字以上,長期下來,我的寫作速度變快了,寫作品質也越來越好,寫作成為我一生賴以為生的技能。

後來我自己創業、辦雜誌,當總編輯,也帶了無數年輕記者,我訓練的方法,也用我自己的經驗如法炮製,大量的稿量是我重要的訓練手段。

年輕的記者通常喜歡追逐好的文章、好的報導,他們通常會告訴我:何先生,再給我兩天,我會交非常精彩的文章來。

我通常會回答:好文章不是用延長時間寫出來的,好的文章是靠寫作數量磨練出來的。我會告訴他們我年輕時的經驗,我為什麼能每小時寫兩、三千字,而且都能維持一定的好品質,原因是我曾經每天寫三千字,維持了很長的時間,這訓練我一手的好文章,以及快速寫作的能力。

這也養成了我一生深信不疑的信仰:想要有好的品質,一定要先有多的數量,龐大的數量磨練,造就高的質量,成就好的工作品質。

我深信數量可以轉換成質量,要有質量,先從數量開始。

這個世界上也充溢著從數量轉換成質量的故事:一個好的籃球員,每天要投兩千個球,成就了神射手;一個好的棒球打擊手,每天要揮棒兩千次,成就了超級強打者;一個好的鋼琴師,每天練琴四個小時,成就了知名的鋼琴家。王獻之寫完一缸水,成就了千古留名的書法家;畢卡索一生創作了十四萬餘件作品,成就了畢卡索……。

從數量轉換質量的邏輯,也有學習理論:有所謂的一萬小時練習法的說法,要成就一種技能的大師,起碼要有一萬小時的練習。如果一個人每天練習一種技能三個小時,每年練習三百天,起碼要超過十一年,才能達成一萬小時的標準,也會成就一位大師。

質量是不易量化的標準,我們想要有質量,唯有將其轉化為數量,並再把數量轉化成每日可以追尋的目標,就可以照表操課,一步步朝質量的目標邁進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feipengho 的頭像
    feipengho

    何飛鵬:社長的筆記本

    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