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祕書緊急安排了一場電話會議,人在德國法蘭克福書展(Frankfurt Book Fair)現場的主管,為了購買一套大書,要預付幾百萬的權利金,想聽聽我的意見。許久不接觸實務的我,覺得可以對部屬有所貢獻,也就樂意參加會議。
會議中,該主管請在台灣的同事帶來資料,我看到了這套書完整的介紹,關於作者、作品以及在當地國出版的實際銷售狀況,都有清楚的說明,都是國外版權商提供的資料,但卻沒有我的團隊所做的新書市場評估分析資料,以及成本試算平損表。
我的祕書緊急安排了一場電話會議,人在德國法蘭克福書展(Frankfurt Book Fair)現場的主管,為了購買一套大書,要預付幾百萬的權利金,想聽聽我的意見。許久不接觸實務的我,覺得可以對部屬有所貢獻,也就樂意參加會議。
會議中,該主管請在台灣的同事帶來資料,我看到了這套書完整的介紹,關於作者、作品以及在當地國出版的實際銷售狀況,都有清楚的說明,都是國外版權商提供的資料,但卻沒有我的團隊所做的新書市場評估分析資料,以及成本試算平損表。
年輕的時候打橄欖球,可是在二十四歲退伍前代表軍團比賽後,就沒再打球。一直到五十七歲,遇到一群熱愛橄欖球的球友,和他們一起前往日本與球友交流,又重拾起我對橄欖球的回憶。
這群球友組了一個超過五十歲的橄欖球俱樂部,名為「無惑」,意即不惑之年者的聚會,每週日下午球敘,全年五十二週,風雨無阻,他們熱誠的邀我參加。
數十年的新聞工作訓練,讓我成為一個善於分析思考的人。
新聞工作主要就是要告訴讀者現在社會上正在發生什麼事,這是提供真相。可是除了提供真相之外,還要提出觀點,進一步告訴讀者,新聞背後代表的意義,社會大眾可以如何看待新聞事件?甚至還要透過分析,預判新聞事件將如何發展。要提出準確而且能獲得廣泛認同的觀點,新聞工作者就要具備分析思考的能力,能釐清複雜的新聞事件的表象,探索到問題的核心,追究事件發生原因,並選擇正確的角度,提出發人深省的觀點,以協助讀者觀察新聞事件。
有一天,家裡的馬桶壞了,管道堵住了,水開始逆流,滿到整個浴室都是髒水,我急忙找了一個專門通馬桶的人來修,他帶了很長的鋼線,先從浴室的排水口開始通,花了一、兩個小時,始終通不了,他告訴我,必須要把整個馬桶拆起來,從馬桶的出水口通,才有可能通好,但是這樣他的要價就更高了,約需要三萬元,問我願意嗎?
這時已經接近半夜十二點,我心想一定要在今天修好,否則明天又要臭一天,就答應了,最後終於在半夜兩點修好。
在這幾個小時中,我一直在旁邊觀察,也一直與他聊天。我發覺這是個有趣的行業,永遠有需求,有需求時又必須立即修好,而其收費又甚為可觀,所有的人又都不能不花,因此他的收入是高的,通常每個月都會有六位數以上的收入。可是他告訴我,生意不缺,但是生意做不大,因為永遠找不到工人,年輕人也不願意學,因為這是一個不光彩的行業。
北京的交通永遠不可預期,在北京要準時赴約,總是要比預期提早一個小時以上出發。
有一次,在北京有一個極重要的約會,為了確保準時到達,我在預定的交通時間內,再提前了一個小時出門。可是誰知道那天北京的交通出奇的順暢,我竟然早了一個半小時抵達見面地點。為了打發時間,我只好找了星巴克,坐下來喝咖啡等待。
一個單位主管做了一件公司政策不允許的事,將產品出貨給一家我們不允許他往來的通路商;這個通路商是別的單位的客戶,而引起內部糾紛。
這當然是百分之百的錯誤,他會做這種事讓我十分不理解,除了懲處之外,我找他來問清楚為什麼要這樣做。
一九九五年,我遇到一個對自己超級有自信的人,對任何事他都敢說敢做敢承諾,他成了我一生努力學習的對象。
那一年,我被一個學長引薦參與了中華民國企業經理協進會,成為義工,也遇到了許多傑出的企業經理人,一起為協會工作。當時協會正面臨轉型,在財務上有極大的危機,我們面對的第一個工作就是要透過辦活動,來重現協會的功能,並同時要完成募款,以支持協會的運作。
有一次我到一家物流公司談合作案,我們需要委託他們配送產品給客戶。那是一個周日上午,他們除了老闆以外,也來了幾位高級主管。談到一半時,有人進來報告老闆,說有一批一千件的貨品,原本是周一才要到貨,但因客戶臨時變更,需要趕在周日就配送完成。其中一位主管就下去了解、處理此事。
過了10分鐘,這位主管回報,因為是假日,送貨員都在休假,只找到少數幾位送貨員,估計無法在今天處理完這批貨品的配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