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的公司中,不乏從草創時期就進來的員工,有一次我問他們為什麼會在公司待這麼久,他們大多數的回答很簡單:公司一直穩定成長,而他們也工作得很習慣,就一直做下來了,從沒有想過要離開。
這個答案提醒了我,我回憶一下近二十年來公司的發展,一直處在快速成長中,從一本雜誌到許多雜誌;從一家出版社到許多家出版社,直到公司成為台灣最大的圖書、雜誌出版集團,在這個快速發展的過程中,我們確實提供了員工很好的工作環境,也因此吸引他們長期穩定的在此工作。
我知道公司的擴張、穩定成長是他們願意留下來的理由。而這其中隱含了我們向上、向前邁進的企圖心,以及攀登高峰的夢想。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受到全世界最大的運動鞋代工廠寶成的邀請,前往各主要的代工基地,分享我的管理經驗。從台灣、大陸東莞,湖北陽新,到越南的平政、同奈,再到印尼的雅加達,我親眼見證了全球四十幾萬生產大軍的現場實況,讓我對台灣代工產業的印象徹底改觀。
過去台灣人提到代工產業,都認為是落伍的生意模式,毛利微薄,只知道承接品牌大廠的訂單,附加價值極低,甚至被學者專家視為台灣產業不創新的代表,也背負了臺灣薪資無法提升的原罪。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當亞馬遜(Amazon)橫空出世,成為全世界網路的新明星時,版權代理向我們推銷一本亞馬遜的成功故事,由於時機正確,我們決定下手搶標,只不過同業也十分看好此書,版權金一路飆高,一直到我們覺得必須放棄為止,我的公司失手了,沒搶到此書出版。
我不死心,要同事找作者重寫一本亞馬遜的成長故事,而且要趕在這本英文翻譯版之前出版。
我計算這本英文版的書,中文翻譯本大約要在一年之後才能出版、上架。因此我要求我們同事找作者重寫的書要在六個月到九個月內出版,要比英文翻譯本早出三個月到半年左右,這樣我們就可搶先販賣,席捲市場需求。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最近要成立一個新的營運單位,心血來潮決定親自面試新人,面談了一輪之後,看到幾個條件十分良好的應徵者,接受第二輪的面談,最後一定會談到薪資待遇,我心中當然用人的待遇水準,但我並不會向應徵者說明,而只是單向地問他們所期望的薪水。
沒想到他們期待的薪水待遇都非常的「謙虛」,其中一位條件很好的應徵者,提出的待遇與我預估的薪水,有一萬多元的差距,其他的人條件雖沒有這麼好,但也都低於我預期付出的薪水幾千元,整體而言,台灣的工作者對薪資的期待都太低了,或者應該說,台灣的應徵者都被台灣外在的景氣嚇壞了,連與公司議價的勇氣都消失了。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一位朋友談起他離開一家知名公司的經驗:當時他完成了一個非常成功的專案,事前老闆承諾如果他完成了專案,將給他一筆優厚的獎金。也許因為專案的完成十分順利,以致於老闆遲遲沒有發獎金。經過這個朋友幾次「文雅」的提醒之後,老闆終於給了獎金。
但這位朋友在拿到獎金之後,也就離開了這家公司,理由是「不想和不爽快的人共事」!
另一位朋友,談起他與一個合作夥伴分手的原因:他完全相信他的夥伴,不論是薪資,還是利益分配,只要是合作夥伴做的決定,他都接受。直到有一天,他無意中知道合作夥伴的薪水以及分到的紅利,完全超乎他想像得多,他立即選擇分手。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一個新的網路事業實驗單位,今年賠了三千多萬元,從年中開始,我就向主管預告,年底我會做一次徹底檢討,要他提出具體的體質分析及未來展望,否則無法爭取到明年度的預算。
十月中,當我聽見他們的檢討後,我告訴這個單位,他們明年的虧損一定要少於兩千萬元,這是我承受的極限。主管十分為難,告訴我:他不知道怎麼完成這個接近不可能的任務。我告訴他:你要先接受,我會和你一起找答案。
當他接受這個任務後,我開始問問題:「為什麼會虧損這麼多?」「主要的生意模式是什麼?」「主力產品是什麼?」「生意推廣時,主要的困難何在?」「如何改變客戶的疑慮?」「做什麼事可以讓業績增加?」「產品有何提升銷售力的可能?」「如果業績不能明確改善,成本有無減少的可能?」「主要的支出項目包括哪些?」「哪些支出是必不可少,哪些支出可以減少?」「組織結構調整是否有助營運改善?」「哪些人力是絕對必要?」「最小的核心團隊包括哪些職位?」「如果短期內市場不易成熟,用什麼方法可以讓團隊支出最小化以活得更久?」「是否要用『冬眠』的方法?」「你已決心要為這個單位付出一切嗎?」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台灣在歷經了馬英九兩任八年總統的不作為任期之後,呈現了一片滿目瘡痍的景象,老百姓對現實無感、對未來不滿,所有的抱怨都是口水,完全不能有所改變。
可是現在的台灣,兩黨的政治人物關心的仍然是二○一六年的立委及總統大選,想的還是政治權力的分配,只要用權謀抹黑對方,使對方不當選,就達到取得權力的目的,從不積極的提出台灣未來的政策走向,我們幾乎可以預測就算台灣未來政黨輪替,台灣的現況也難有所改變。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如果你覺得該替別人做某件事,而你沒有這樣做,這就是自我背叛。」
我背叛了自己之後,就會開始扭曲自己看世界的方式,以便合理化內心的自我背叛。」
「這種合理化的觀點,扭曲了我看到的事實。」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柯Pㄧ句「一位知名企業家捐了3億給對手」的話,引起了名嘴、媒體的熱烈討論,也把郭台銘捲入其中,更引發了郭台銘告名嘴的官司,這一連串的事件,完全是因為論者對台灣政治捐獻的行情缺乏理解所致,對理解政治捐獻邏輯的人,這是很容易辨別真偽的事。
郭台銘會不會捐3億給柯P的對手陣營?這個問題對熟悉台灣政治捐獻行情及了解郭台銘的人而言,都會輕易回答:不會!理由很簡單,這是一個不值這個行情的選舉,而連勝文也不值得郭台銘花3億;而以郭台銘精打細算的個性,也不會捐獻3億;再以郭台銘所經營的企業來說,更沒有必要捐3億。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最近讀到日本知名企管顧問三枝匡的名作《V型復甦的經營》,以日本知名企業小松製作所子公司產業機械部門的逆轉經過為藍本,所寫作的故事。書中提到作者剛進入公司診斷訪談時,全公司充滿了受害者意識,產品銷售部門責怪研發部門完全不了解市場,閉門開發他們自己喜歡的產品,以至於產品不好賣。
而研發部門則責怪銷售部門銷售策略不正確,缺乏專門技術知識,不能銷售高附加價值的商品,東西還沒賣就認輸。
研發部門也責怪產品製造部門:製程不良、成本控制不嚴、出貨日延誤、對客訴不痛不癢。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