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告
各位親愛的朋友們,本部落格由於各方意見及迴響太過熱情
為免漏掉各位寶貴的意見,即今日起,本部落格不再開放文章迴響
請各位想要交流意見的朋友們移駕至 【 留 言 版 】 留下您想說的話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本部落格及留言版嚴禁散發廣告及色情援交訊息!

有一本最近在台灣上榜的暢銷書,叫做「優秀是教出來的」!這是一個美國老師寫來教育小孩子的書,內容是「超基本的五十五條規則」,再看看具體的內容,其實沒有任何新意,例如其中第十六條:每天都要做完作業;第三十條:吃完飯,自己的垃圾自己處理。像這樣一本完全是大家共識、共知的內容,竟然會獲得台灣讀者的認同,我們不能不想一想,到底我們的社會發生了什麼事?無獨有偶,最近英國出版了另一本暢銷書,名叫:「YES, PLEASE. THANKS!」(請和謝謝),這也是談論小孩的基本禮貌教育,以英國那個自以為是紳士的社會,他們也出現類似回歸基本的反思,我們不能不說,高物質文明的人類社會着實需重新想一本什麼是最基本的事?而我們又到底做到了多少。

之前宏碁的新任總經理蘭奇,談到企業經營,只有Basic,沒有Magic,似乎也反應出現代企業經營太進步了,太多的新理論、太多的新工具、太多的新生意模式,弄到每個人、每個公司想的都是新、想的都是巧、想的都是快,反而許多基本的事情被忽略了。
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要觀察一個公司是否嚴謹,看他們如何開會就知道了。如果開會時每一個人都只是帶一張嘴,即興發言,這肯定是一家不嚴謹的公司,因為肯定每一個人都只是用直覺與反射神經在互相應對,不可能有深度的思考與規劃。我年輕的時候就是如此,一向自恃口才便給、反應靈敏,因此大多數的情況,都是即席反應、即席應對。除非有人要求事先提報會前資料,我才會勉強應付。但是當我有機會比較這兩者的差異時,我幡然悔悟:「想清楚、寫下來、說出來」,變成我自我強迫的工作習慣。

從此以後,我要求開會時,每一個人務必要事前準備文字資料,每個人都瞭解,我最討厭帶一張嘴巴來跟我胡說八道的人。而且我最瞭解這些人是如何打混,因為我曾經是那個最會帶一張嘴到處打混的人。
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金錢是什麼?對大多數人來說,這像個白癡的問題,答案太簡單了:金錢可以買豪華轎車,最舒適、最安全、最高檔的品牌。

金錢可以吃大餐,最高雅的氣氛、最豪華的食材、無限想像的貼心服務。
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

每一次開完會,我都會要求所有的人,把會議室回復到開會前的整齊、清潔的狀況,讓下一次會議可以順利召開。但說老實話,這件事很難,要歷經長期的教育和要求過程。剛開始,開會的人只是帶走自己的茶杯、廢紙,黑板沒人擦,座椅沒人復原,會議室仍然是凌亂的。

於是我不得不做更清楚的規定,會議主席要指派專人將會議室的公共區域清理乾淨,黑板、投影機、茶水杯……,我同時要求每一個人要把自己的座椅推回定點,並對整齊,這樣才勉強達到復原會議室的要求。
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一個老朋友談起當年他的經驗:當時他擔任一家公司的業務經理,為了一個新產品上市,他提了數千萬元的行銷計畫,這是氣派恢宏的規劃。他的老闆看到計畫後,找他來面談,只問了兩句話:「如果這是你的公司,你會這樣做嗎?」他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,於是收回計畫,仔細研究,最後仍然沒有把握,於是放棄這個大計畫。另一個故事是以推行僕人領導知名的美國西南航空,有一年西南航空的CEO(Herb Kelleher)寄出一份備忘錄給員工,告訴員工當季公司的營運不佳,可能會賠錢,希望所有的員工,不論是機長、空服員及地勤人員,每天每個人都能省下五美元。賀伯在信後署名「愛你們的LUV(西南航空)」。

結果西南航空在那一季營運成本降低了百分之五.六,公司轉虧為盈。
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遇到一個許久沒見的部屬,我關心的問:現在在做什麼?他回答:我現在開一間小店,可是實在很難做;他接著反問:「何先生,你知道有什麼比較好做嗎?我想找一個比較好做的事。」我無言以對。每一個人都在尋找好做的事、容易做的事。公務員碰面會問:你那個缺好嗎?意思是說:工作輕鬆嗎?責任輕嗎?薪水待遇高嗎?生意人碰頭會問:你那個生意好做嗎?意思是說:競爭激不激烈?好不好賺?一般工作者相遇,問的也是工作好不好做,意思是「事少、錢多、離家近」嗎?

我無言以對的原因是,世界上那有好做的事,那有輕鬆的事,那有容易的事?可是為什麼大多數人偏偏都這樣想,每天都在找好做的事,許多人找了一輩子,什麼也沒找到,換得的是一生一世的蹉跎!
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

年輕的時候,承辦一個大活動,需要一家建設公司參與贊助。整個溝通的過程,痛苦不堪,這家知名建設公司,從頭開始就非常不認同這項活動,也表明不願參與的意願。但如果這家指標性的公司不參與,整個活動就註定要失敗。我在無路可走的狀況下,採取了絕不放棄的死纏爛打策略,一直糾纏到底。最後一次,我直接找到這家公司的總經理,使盡渾身解數強力說服,沒想到這位總經理被我惹毛了,以很不禮貌的態度要趕我走,我找到機會,把他的不禮貌,擴大為對我的公司的不尊敬,終而以吵架收場。

事後,這家公司為了息事寧人,不但捐錢參與了活動,而且付了更高的代價,擺平這件事。當然這位總經理,不久也就從公司離職了。對這件事,我始終感到遺憾,我感決到我似乎設了一個陷阱,激怒了這位總經理,擴大了事端,才達成我的目的。嚴格說來,這位總經理是被我激怒下的受害者,對他我有著難忘的歉疚。
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風大、雨急、水淹、人傷亡。九月的台灣,處在颱風的愁雲慘霧中。

紐約世貿中心大樓的自殺撞機事件,瓦礫中埋葬了數千條的人命,牽動了全球劍拔弩張的氣氛。九月的全世界,則處在另一個更恐怖、更動亂、更不安的緊張中。活在台灣的人們,頗有生不如死的感嘆。大多數人求片刻之安枕而不可得,寧靜成了最昂貴的企求。除非你去掉報紙、關上電視,或者遠遁山顛水涯,從此不問世事;但在富裕安樂中,已喪失生活能力的現代人,這又是永遠找不到,也不可能的事,只能繼續在動亂中勉強苟活。
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全世界石油業表現最好的公司──英國石油總裁布洛恩(John Browne),在接受《哈佛商業評論》(HBR)訪問時,談到英國石油員工及組織的一項特質:員工具有「擁有這家公司的感覺」,因此員工的動機強,知道自己該做什麼。(《全球化競爭優勢》,商周文化出版)這句話令人驚艷,可謂成功企業的最高境界。試想:老闆當然願為公司無怨無悔付出,可是若全公司都像老闆一樣,全力投入,無怨無悔,這公司會有多可怕?力量會有多大?這個境界又如何做到?

其實這可分兩方面探討:第一個層次是老闆,如何建立一個公開、透明及回饋的組織,讓員工能感受「擁有公司的感覺」;進而願意積極投入,全力以赴。第二個層次是工作者,不論老闆提供的是什麼樣的環境,都應該主動積極的以公司為重,自認為是老闆,全力以赴。這個話題不該陷入「雞生蛋、蛋生雞」的辯論,如果從工作者生涯發展的角度來看!「擁有公司的感覺」與「自以為是老闆」,恐怕是最正確,對個人最有利的工作態度。
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最近兩年,我有幸遭遇一個令我感動的故事:兩個年輕人充滿了創業的想像,也很有能力,因緣際會創辦了一家IT軟體服務公司,當他們為了增資發生困難,困擾不已之際,遇到了一個台灣的高科技公司老闆,聽完這兩個年輕人的處境之後,這位老闆掏出了上億的資金,只有少部分認列股份,做為投資,大部分的錢,則做為兩位年輕創業者代墊的資金,不要求利息、不要求回饋,沒有還債時間,只留下一句話:「創業成功了再還我。」乍聽這個故事,我以為我聽錯了。商人重利輕義,舉世皆然,怎麼會有這樣的人?如果他占很大的股份,也還可以理解,因為可解釋為要收攬人心、收編團隊。問題是這位老闆認列的股份很小,義無反顧的代墊資金,只能解釋為好人好事的善行,令人佩服,也為這兩位年輕人慶幸。

後來我聽了更多這位老闆的故事,我只能說他「肚量超凡」,絕對是台灣商場的大善人。
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