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有一個非常幹練的部屬,他是我們公司的總經理,幫我打理一切內部運營事務,任何事交到他手上,就可以一切搞定,我對他是完全的信任,幾乎可以完全不用管理。
公司所有內部事務,他負責了行政、財會、人事、IT、業務,除了不負責產品的生產,他幾乎管了所有事務。我對他的信任可說是百分之百,從以下互動,就可看出我們之間的信賴。
一,所有我該批閱的公文,我只要看到他的簽字,幾乎就完全不用費心,就是閉著眼睛簽字,而且這麼多年來,他完全沒給我帶來任何困擾。
我有一個非常幹練的部屬,他是我們公司的總經理,幫我打理一切內部運營事務,任何事交到他手上,就可以一切搞定,我對他是完全的信任,幾乎可以完全不用管理。
公司所有內部事務,他負責了行政、財會、人事、IT、業務,除了不負責產品的生產,他幾乎管了所有事務。我對他的信任可說是百分之百,從以下互動,就可看出我們之間的信賴。
一,所有我該批閱的公文,我只要看到他的簽字,幾乎就完全不用費心,就是閉著眼睛簽字,而且這麼多年來,他完全沒給我帶來任何困擾。
矽谷最有名的企業教練比爾.坎貝爾(Bill Campbell),除了曾指導蘋果創辦人史蒂夫.賈伯斯(Steve Jobs)、谷歌創辦人賴利.佩吉(Larry Page)等知名企業家,他也是美式足球教練,每星期二、四都在場上指導小孩。每個人都知道,這時候千萬不要打電話給他。
但是有一個人不知道,那就是賈伯斯。當賈伯斯來電時,坎貝爾會掏出手機,看一眼誰打來,同時也給孩子們看,然後就把手機放回口袋,不接賈伯斯的電話
這些小球員說,「我們知道,在這練球的一小時內,我們在比爾眼中是最重要的,沒有比這更酷的事了,我們得到了他全部的注意力!」
一位年輕的創業家,他的公司還在存活邊緣奮鬥中,說起他帶團隊的策略:他喜歡盡量尊重大家的想法,授權給團隊自動去做事,而不要逼迫團隊去做不喜歡做的事。
我問:放手給團隊去做,效果很好嗎?
他回答:效果不太好,公司始終在存活邊緣,改革的步調緩慢,看不到改變的可能。
過去曾有過數次公司遭遇困境的經驗,我身為最高領導者,第一個想的總是有什麼方法能讓公司經營逆轉,能做什麼事以增加公司收入、改變營運。如不可得,第二步我就會想,如何降低成本、減少開支,以讓公司減少虧損。如再不可得,最後一步才會想:能不能裁員,降低運營規模,讓公司有限的資金能存活最久,以爭取逆轉的可能。
就算在公司營運最困難的時刻,我心心念念的還是團隊及員工,要保住團隊,才能保住公司未來生機。我的心中,永遠是員工優先的觀念。
在所有經營者心中,想的是員工優先,還是獲利優先,永遠是傾斜一邊的天平,大多數人會不自覺的傾向其中一邊。如果你是資本至尊的經營者,獲取最大利益是天經地義的事,公司經營不善,你會受到最大的傷害;經營有成,你會有最大獲利。因此,同時是資本主、大股東,也是經營者的人,自然而然想的當然是獲利優先,會想盡各種方法,為公司爭取最大利益,甚至不惜犧牲員工權益。
一位年輕的創業家來找我排難解紛,他的公司創業三年,剛剛增資過一次,可是到現在為止,公司仍找不到方向,也看不見曙光,整個公司就像一團交錯複雜的毛線球,完全找不到問題的源頭。
我請他仔細描述公司的狀況:他是從印度買原料,到台灣加工,再把產品賣給國外的食品公司,到目前為止,已有幾家公司在試用,但始終都還沒有明確的訂單,預計到今年下半年可能會正式下單,公司才會有營收,所以公司現在最明確的問題是找到願意長期下單的穩定客戶。
但是公司還有一個急迫的問題:就是每個月公司要燒掉新台幣一百六、七十萬,可是現在公司在手現金只剩下兩千萬左右,預計再一年公司資金即將斷鏈,這也是急迫的問題。
我的AAMA(台北搖籃計畫,為協助成長期創業者的公益學習平台)兩個學生,在第一次師生見面時,同時問了我一個問題:如何強化領導力?他們都是年輕的創業家,每天經營公司、與團隊相處,而他們都有領導力的問題。
要回答這個問題,第一個要問的是,他們的領導力出了什麼問題?領導指的是帶團隊,與團隊的互動,如果是與團隊互動不佳,主管的號令不行,這又牽涉到兩個問題:一是部屬不聽話,桀驁不馴;另一個則是主管的問題,包含溝通不良、指令不清,甚至根本下錯指令。不論哪種問題,都是主管個人的問題。
要有良好領導力,主管一定要具備能力、魅力、溝通力、權力,有了這四種力量,主管必能獲得團隊的信賴,帶領部屬做出來的事情,一定績效卓越。團隊對主管所下的指令,一定也是無不遵從。
我的辦公室中,每天都在發生各種低級錯誤,從書名印錯需要重印封面,到書的條碼印錯,需要重印小貼紙,然後全辦公室都來貼貼紙。又或者主管開會把每月業績多報一個零;財務人員把報表上的數字,貼成上個月的數字……。
這種低級錯誤,多數無傷大雅,但也有的會變成公司的危機,引發重大災難。有一次一名執行長,正與兩家互相競爭的公司洽談合資案,最後決定同意一家,婉拒另一家。他寫了兩封信分別通知對方,結果負責作業的祕書把兩封信裝錯了,直到兩家公司接到信後,知道對方在玩兩手遊戲,大為光火,合資案因而告吹,這是造成巨大危機的低級錯誤。
市場上也不乏各種釀成重大危機的低級錯誤,核電廠電網大當機,因為工作者誤按了一個開關;台鐵重大鐵路事故,因為停在坡上的工程車沒拉手煞車。知名的線上購物平台,由於產品標錯價,導致巨額賠償。
清明節四天長假,心裡想著疫情嚴重,那就宅在家放空四天吧!哪知道從第一天早上起床,就因無所事事,從主臥室走到客廳,再走到書房,覺得渾身不自在,彷彿失魂落魄一般。一下打開電視看一看,沒什麼喜歡的節目,所有體育轉播也都暫停,悻悻然關上電視;一會兒打開水寫紙,拿起毛筆寫書法,臨摹文徵明的《前赤壁賦》,寫了幾頁,也覺得心不在焉;接著打開書本,逼自己進入最近正在閱讀的《如何衡量萬事萬物》,讀不到一章,又覺得昏昏欲睡,可是不是才剛起床嗎?已經睡了一整夜,為什麼做什麼都不是呢?
老婆大人在一旁說話了:不過才休息幾天不上班,你就失魂落魄,不知所從,未來你如果退休了,整天在家,那要如何是好!
一語點醒夢中人,我的問題是沒事做,或是說:沒有正事要做。平常在辦公室排了滿滿的行程,見人、會議、談事情、討論工作、創意發想,偶爾的空檔就是休息時間,繁忙而充實,我早已習慣了這種日子,一旦空下來,沒有行程,當下就不知所措,這是所謂的退休症候群,我不禁悚然而驚!
如果買房子是一個人變富有的象徵,那我在四十五歲才買了人生第一間房子,可是那時候房價已是一坪四十幾萬,比起我朋友,我買的是相對貴的房子,我許多朋友都是在三十歲出頭就買房,當時他們買在台北市東區,一坪才二十萬左右,一間三十餘坪的房子,也才不過六百多萬,他們早買房早賺,可是我為什麼這麼晚才能買房子呢?我朋友們難道賺得比我多嗎?
為了尋找這個答案,我找朋友問他們如何買第一間房子:我發覺他們多數賺的錢和我差不多,但是他們用錢的方式和對錢的理解和我不一樣。
他們能買房的共同方法是:精打細算手中的每一分錢,每個月的薪水,扣除最基本開銷後,強行要求自己每個月都要存下一些錢。這樣經過幾年後,手上就可以存下兩、三百萬現金,有了這些錢當頭期款,就可以去買總價五、六百萬的房子,這在三十幾年前,足以在台北市東區買下三十餘坪的自住住宅,問題是,這樣的房子,放到現在價值都在三、四千萬以上,是一筆很大的財富,所以早賺錢、早存錢、早買房,是早日致富的關鍵理由。
有一次,一家上市公司的老闆打電話到辦公室約我見面,由於我並不認識他,一再詢問有任何事嗎?對方也說不出原因,只是一再懇切邀約,我禁不住對方的熱情,也就答應了。
見面時,對方的話題一直停留在我在媒體所刊登的專欄,談了許多篇,每篇對方都十分熟悉,如數家珍,他一再表示我的專欄是他必讀的,而且從中得到許多啟發,希望我不要間斷,繼續寫。
對他的讚美,我當然感謝,也表示不敢當。最後會面快結束時,他問了一個問題,看起來這才是真正目的,他問我,在他們公司中,我有熟識的人嗎?我回答,沒有,他們公司我一個人也不認識。他說,因為我寫的文章中,許多內容都是他公司最近發生的事情,劇情十分相像,所以他才好奇,是不是有人告訴我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