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曾有幾次非常失敗的溝通經驗:有一次在一個吃飯的場合,大家談及核電問題,我因為自認為對核電有所了解,因此就直接提出我對核電的看法。沒想到座上有一位核電專家,他對我的說法提出許多糾正,讓我感到十分為難。
另一次我和一位同事討論工作上的問題,我雖然要他先提出他的想法,但我沒有耐性聽他仔細說完,就打斷他的話,並直接說出我的看法,事後證明我的說法有嚴重的問題,關鍵在於我沒有等他說完所有的話,以致於對真相有所誤解,而下了錯誤的判斷。
再一次是我與一個公司洽談合作,我約了對方的老闆見面,整個溝通過程我急著說明此項合作的好處,說完之後,這位老闆說話了:「這項合作對我的公司有什麼好處?」這時我才驚覺,我所說的好處,都是從我方的主場出發,並沒有考慮對方的立場,雖然事後我試圖補救,可是我只顧自己利益的印象已經存在,事後的溝通變得益加困難。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過去30年來,我往來兩岸出版業界,當我與大陸同業談到兩岸出版的現況時,我就會很驕傲的說,台灣和大陸出版最大的差異是:台灣是100%出版自由,我們愛出什麼書就出什麼書,政府完全不在出版前做任何的出版審查。
講到這裡,大陸的出版同業都噤聲,因為他們徹底的出版不自由,任何出版品必須事前審查,經相關政府單位同意後才能出版。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有一次搭乘計程車,下車時我拿出皮夾付錢,同時又拿起兩三種隨身包,就把皮夾遺留在計程車上,丟錢事小,問題是皮包中的各種證件、信用卡,讓我煩了幾個月才終於搞定。這是一個極痛苦的經驗,我下決心不再犯同樣的錯。
我為自己做了一個要求,就是每一次下車前(不論搭任何車子),都要再回頭檢視車廂內,看看是否有遺留任何物品,確定沒有,才會關上車門離開,從此我再沒有遺失任何東西。
不只如此,我還延伸這個習慣。每次住旅館離開時,最後一定要把整個房間巡視一遍,從浴室、櫥櫃、書桌、床、床頭櫃,仔細檢查。同樣,外出吃飯結帳離開時,也要把位子四周巡視一遍。這個巡視的習慣,確保了在任何狀況下,我都不致於因疏忽而遺忘物品。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大同變天後50天又變天了,市場派找來的林文淵及其團隊又被解任了。換上來的是台灣商場上的名人,號稱購併大王的盧明光,以及兩位鴻海的前高層主管,這3位具有豐富產業背景的團隊,將如何帶領大同公司,這絕對是投資人極度好奇的話題。
要回答這個問題,就必須先了解整個新大同團隊的核心人物盧明光,他被號稱為購併大王,是中美晶榮譽董事長,也是朋程公司的董事長,過去曾主導過數次跨國併案,並成功的從中美晶分拆出環球晶圓,最近進一步併購了德國的晶圓廠,成就了全世界第二大的晶片廠。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電梯中聽到兩個小女生的對話:
甲:我的老闆要我交兩個小時演講的逐字稿,竟然只給我一天的時間!
乙:這真是太過分了,完全不知人間疾苦。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台灣最知名的巧克力品牌「福灣」,因為5年前老創辦人的一椿性騷擾案件,在社群網站被起底之後,引發軒然大波,幾乎所有的合作廠商都不得不表態切割,紛紛下架福灣的產品,或者中止合作,網路上拒買「性騷擾巧克力」的運動,使福灣這個曾經是台灣的驕傲的品牌,面臨了空前的危機。
我也是福灣的愛用者,今年6月我南下墾丁潛水,回程時特別開車繞經東港附近,到福灣的觀光工場去參觀並購買巧克力,買了近上萬元的產品,對福灣產品留下極深刻的印象,現在看到這則新聞,心中五味雜陳,一方面覺得老創辦人為何會做如此不見容於社會的事呢?真是罪有應得。另一方面又覺得如此一家成功的好企業,如果因為負責人父親的私德問題,而使企業經營毀於一旦,這又是極為遺憾的事。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我人生的第一個工作是「賣保險」,雖然只做了8個月,但是這個經歷影響我一輩子,讓我一生受用無窮。
在那8個月裡,我看到傑出業務員如何化不可能為可能;也看到他們在遭遇挫折時,如何自我調適、止痛療傷;更看到他們完成傲人的業績,領到令人欽羨的收入,如何豪宅華車,享受人生。
從此,我確定銷售是人生最重要的能力,也是每一個成功者不可或缺的本事。如果有機會讓業務成為第一份工作,這是職涯最好的起步。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我們的國軍總是問題層出不窮!
為了寫這篇文章,我以《蘋果日報》為觀察重點,仔細搜集了11月的新聞,得到以下的內容: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我一生帶領團隊,最害怕遇到三種人。
一是他的專業是我不懂的,也不會做的事,我就會很小心。
二是他擁有很複雜、很難學會的專業,我也會很費心應對。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968年,我剛進《中國時報》採訪財經新聞,當時最熱門的新聞是紡織業的出口配額管理,有一天我寫了一則配額的小新聞,在《中國時報》的財經版刊登了短短的一欄題。
過了幾天,當我再到中華民國紡織業外銷拓展會時,這是一個專門管理紡織配額的單位,他的秘書長看到我破口大罵:「配額的新聞是不能寫的。你為什麼可以把配額管理登在報紙上呢?」
feipeng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